浅论中国桥梁发展史.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史与桥梁美学 1、我国桥梁起源 桥梁自古以来在交通路线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桥梁的出现以及发展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更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要说桥梁起源那么必须要提的是我国出现最早的蹬步,它的出现为我国的桥梁基础埋下了重重的伏笔。据历史考证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出现有用圆木搭建的独木桥以及用数根圆木拼接起来的木梁桥,这是我国桥梁史的开端。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桥梁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也正是因为如此,独木桥、木梁桥、平板桥、石拱桥以及单跨或者两跨甚至三跨的桥梁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至沓来。不断改变的桥梁类型,不断提升的造桥工艺使得桥梁得到快速的发展。 我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桥梁被建造于公元前十三世纪。春秋时晋国公平年间(公元前556~前532年 )曾在汾水上建木梁木柱桥。秦代(公元前221~前200年)建都咸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是所修建的渭河桥,灞河桥等,在《水经注》、《三辅黄图》中都有确凿的记载。在河南新野安乐寨村1957年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石拱桥的图形,桥上有车马,桥下有两叶扁舟,这充分的证明了在当时已经修建了跨河石拱桥。(左一为古渭河桥,左二为古灞河桥。) 古灞河桥古渭河桥 古灞河桥 古渭河桥 2、古代桥梁类型 2.1桥梁阶段 2.1.1蹬步 蹬步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虽然它的结构不能够称其为桥梁,但是它也同样达到了跨越河谷的目的,作为道路的一种全新的形式,蹬步无疑是我国桥梁的雏形。 现存的湖南省的永丰蹬步就是这种桥梁的原始雏形之一,在水井与西岸之间,20多米的蹬步,以间距为20-30厘米的距离,静静的躺在水中。这样的蹬步有高低不一的两组,分别用于不同水位时使用,每块蹬步上还刻有凹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除此以外每两块蹬步石外还设有泄洪装置。 湖南 湖南省永丰蹬步 2.1.2梁桥 梁桥外形平直,古时候称之为平桥。人们把木头或石梁设在沟谷的两岸,就成了梁桥。梁桥的构造极其简单,出现的时间也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并排拼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多跨的木、石梁桥。根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的苏秦对燕王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尾生的鲁国人,与一位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有来,尾生为了表示不失信约,水涨上来也不肯走,抱着梁柱而死。相传尾生抱着桥下木柱墩而死的桥梁,就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五十里的蓝峪水上,是座多跨木梁木柱桥,称为蓝桥。 除过上述的梁桥,我国江南水乡的石梁石墩桥,为了便利于舟船通航,常常做成中孔高大、边孔低小的八字式或台阶式,两边桥头还砌有几级台阶踏步以便行人上桥。在绍兴至杭州的运河边还有一种纤道桥,桥不是跨河而是与河流平行,是为了纤夫顶着刺骨的西北风拉纤运粮。其中著名的有绍兴城东的八字桥。 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巧妙,东西两端运用不同的落坡以适应地形地物,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和拉纤过桥,在建造当中又可以避免拆除房屋,适应街道走向。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石梁桥绍兴八字桥 石梁桥 绍兴八字桥 2.1.3吊桥 吊桥又称之为悬索桥,由悬索,吊杆,锚锭,加劲梁机器桥面系所组成。是由承受拉力的悬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因为悬索受拉,无弯曲和疲劳引起的应力折减,可以采用高强钢丝制成,故吊桥跨越能力是各种桥梁中最大的。按照加劲梁的刚度,吊桥可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种。 在1800年前,西藏日喀则一带的部落首领唐东嘉布主持建造了一座牛皮索桥——彭错岭桥,长达230米,利用地形在江心设桥墩,飞渡雅鲁藏布江,吊索以牛皮宁搓而成,涂以酥油,历久不腐,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更换为铁链,值得一提的是其江心石墩,以乱石干砌,底部以巨木为桩,插于江心,迎千年激流而不溃,在世界桥梁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2.1.3拱桥 我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起来而形成的。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受到墓拱、水管、城门等建筑的影响。因为拱桥的主要承重

文档评论(0)

东山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业务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为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支持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