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
襄阳 一、城市概况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襄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我国古建文物专家赞为“人类文明进程之标志,中华历史发展之瑰宝”。在《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示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中,这样描述襄阳:“周属樊国,战国时为楚国要邑,三国时置郡,后历代多为州、郡、府治。襄阳城墙始建于汉,自唐至清多次修整,现基本完好,樊城保存有两座城门和部分城墙。文物古迹有邓城、鹿门寺、夫人城、隆中诸葛亮故居、多宝佛塔、绿影壁、米公(芾)祠、杜甫墓等”。 二、城市历史沿革 襄阳地处中国中部南北交接地带,上古时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在今日襄阳的城市范围内,曾先后建立起三座城邑:古邓国国都邓城,楚国北津戌基础上形成的襄阳城和汉末出现的樊城。 (1)邓城:邓国是春秋时期以前、上至西周(或更早些),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南部的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古国,距今已有三千一百年左右。邓城作为邓国的国都,曾是政治经济中心,后被楚灭,邓城逐渐为更靠近汉水的樊城所代替,今存邓城遗址。 邓城遗址位于樊城北约6公里处的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现存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墙厚10至15米。 墙残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处6.3米。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城东南处有高约8米的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宁国寺。 (2)襄阳古城:楚之北津戌,是楚国为挺进中原所作的外交和军事准备。清代其间曾对襄阳城墙进行了多次改扩建,修缮城门城楼,加建敌台炮台和兵房,加固城墙,疏浚护城河及清理岸界。其城垣达周十二里,高八点五米,城基宽六至十二米,城外护城河宽约百米,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铁打的襄阳”。上个世纪80年代,襄阳市政府对襄阳城墙进行修缮,加建了南门两侧的城墙,重新修复了北依汉江的小北门城楼,东南角的仲宣楼及一桥以东的长门城楼,形成了今日所见之襄阳城墙。 (3)樊城旧城:南依汉江樊城一直都是襄阳的外围据点,随着邓城的逐渐衰落,樊城一直作为南北商贸交易汇聚的中转点繁荣昌盛多年。城沿汉江而筑,形态呈东西带形,东西长约6里,南北仅1.2里,共有九门。今樊城城墙仅剩鹿角门(屏襄门),定中门,柜子城遗址和建在城墙上的米公祠。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1、古城山水,极富特色 襄阳城位于东北角汉江边,正所谓“岘山亘其西南。汉水萦其东北”。樊城夹江而峙,作为襄阳的藩城(樊篱、屏蔽)与襄阳互为犄角,扼水陆交通要冲。这个地形特点决定了襄阳不是通都大邑,只能是一座府城,必须在西南方向远离群山,压住东北靠汉江的一端。以湍急的汉江为北部城池,凿开东南西三面宽阔的护城河作为排涝和防御体系,辅以不甚高大的坚城,就构成了著名的“方城”、“铁打的襄阳”,难以攻克的军事防线。 2、通衢要津,南北交汇 襄阳自古为南北交通枢纽,可谓南船北马、经济繁荣。明清以来,商业经济辐射到汉水下游、长江南北。当时樊城建有山陕会馆、抚州会馆等全国几十个地区的商务办事机构。由于地理条件及南北文化交往,形成了当地朴实淡雅的建筑风格,其墙体厚实、构造轻巧,既有北方建筑敦厚稳固之态,又有南方建筑色彩素净飘逸之美。 3、“南城北市”,协调发展 “南城北市”指的是襄阳和樊城两座姊妹城市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分工。襄阳作为历代州、府、郡治所在地,是政治统治中心和军事中心。襄阳铁打的城池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樊城则是商业贸易发达的城市。 4、九街十八巷,历史的时空 樊城在历史上商业贸易非常发达,清代以后,全市的金融机构、贸易市场、商业会馆和商号门市大都云集于樊城。 樊城历史上有九街十八巷之说。保留下来的有中山前街、中山后街、定中街、劳动街(前沟街)、炮铺街、瓷器街、陈老巷等,可以说樊城古城的街道骨架基本上保存完好。它们同样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名胜古迹,类型丰富 襄阳虽经历朝代更替,屡遭战乱,仍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保持了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襄阳市区内已公布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2处。有标志着襄阳城市起点的古邓城遗址,有作为军事重镇见证的襄城墙、护城河、,有文人墨客居停的米公祠、习家池等,有反映商贸活动的抚州会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