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经济学;第四讲 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 作为30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民营经济可以说是汇聚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中的各种矛盾,各种新旧思想、新旧规则、新旧利益在此发生着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激烈的碰撞与交锋。通过对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民营企业成长的背景 ;  第一,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官营企业而言。 第二,民营企业是指以企业形式存在的民营经济。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是民营经济中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两种基本形式。198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从雇工人数上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行了区分。该条例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个体工商户则指雇工人数不超过8人、资产属于私人所有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包括着私营企业,而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  第三,民营企业中还包括一部分公有制企业。 例如联想公司就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国有民营企业的代表。   民营企业是一种从经营权而非所有权的角度来定义的经济形式。从内容上讲,民营企业是指一切以盈利为目的、且经营权不直接受行政权力干预的经济实体,它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民营企业、私人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私营企业是它的代表形式。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 成长的特点 ; 二是,限制民营企业进入一些被认为重要的行业。一些民营企业成功地利用价格上的“双轨制”和体制上的“挂靠”这两种具有渐进性质的措施,来绕开这两大限制。“挂靠”是指民营企业以某一公有制单位的名义注册登记、定期向公有制单位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而成为一个形式上的集体企业的做法。这种民营企业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戴红帽子”企业,它也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一种最早的“借壳”。但由于其自身机制的优势和社会上所存在的“两大空白”(市场空白和法律空白),使得它在这种充满争论、又充满机遇的混沌的环境中,一直快速地向前发展???。; 两个关键词   (1)农民企业家   第一,当时民营企业老板主要来自于农民。据估计,这一数字大概占了70%,一是因为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率先有了自己的积累,二是因为,选择经商就意味着放弃,而放弃是有代价的,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为“机会成本”。 第二,民营企业老板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70%的老板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2)暴发户   对最近几年《福布斯》杂志上榜的我国亿万富翁的发家史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这些亿万富翁用了平均不到10年左右时间就完成其财富的这种积累!而在新加坡、日本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积聚起百万美元的家产,平均需要几十年时间,而西方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多数都经历了三代人以上。这些经营者的致富速度,社会不能不惊奇,很多人便不自觉地在这些企业家的头上冠上一顶“暴发户”的帽子。 ; 2.民营企业的激情年代(1992—1997年):在肯定中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开始变得明朗起来,政治风险大大地降低。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神州大地到处都掀起一股股经商的热潮,到处都飞扬着人们创业的激情。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伴随着创业激情而来的是财富的迅速涌现。这既是一个激情的年代,也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两个关键词   (1)知识分子   为什么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经商人数会急剧增加?收入增长缓慢的知识分子感觉到继续留在现有工作单位的机会成本在迅速上升,于是心理上就越来越不平衡起来。例如,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诸如“脑体倒挂”、“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之类的说辞,由于缺乏“用手投票”的机制,知识分子选择了“用脚投票”,即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转向通过办企业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例如,北京的中关村地区在1992年以后,一大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陆续创办起来的。 ; (2)下海   “下海”里的“海”指的是商场、商海,“下”表示从地位高到地位低的一种转变。它折射了传统价值观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他们去经商被认为是“委屈”了,是“降低”了身份,所以才谓之为“下”。 ; 3.民营企业的理性年代(1997年至今):在竞争中发展    1997年是中国宏观经济从总体上的“短缺”到“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分水岭。与此同时,1997年7月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加速了一批出口导向型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破产。 ;两个关键词 (1)失败   这一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失败呈

文档评论(0)

hyl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