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小令鉴赏之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人小令鉴赏之二 元人小令鉴赏之二 PAGE / NUMPAGES 元人小令鉴赏之二 元人小令鉴赏之二 元人小令鉴赏之二陈友冰  【黄钟】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乡村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小孩。老夫唯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 1190 —— 1257  ), 字裕之,号遗山,鲜卑人。曾祖元春(一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县)团练使,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常诗酒自娱,著有《东岩集》。元好问兄弟有三个,他是老三,而他的二叔和三叔都没有儿子,于是便过继给叔父掖县县令元格,并随 元格赴掖县。 史载元好问天资聪慧,七岁就能写诗,被 人誉为“神童”。十一岁,嗣父在冀州任职,元好问获得了翰 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欣赏, 路择“爱其俊爽,教之 为文”。十四岁,元好问师从有名学者郝晋卿,博通经史、淹 贯百家。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但数次未中。 金宣宗贞佑二年( 1214 )夏,元好问二十五岁再次赴京,准 备将于秋季举行的考试。固然考试又一次失败,但他却经过 应试汴梁,得以与朝中名人官僚如赵秉文、杨云翼、雷渊、 李晏等交接结好,诗歌创作极丰。此中《箕山》 、《元鲁县琴台》等篇,深得礼部尚书赵秉文欣赏,其文名震京师,誉为“元才子”。但不久因为蒙古兵围攻,元好问不得不由山西逃 难河南并在豫西渐渐定居下来。直到兴定五年( 1221 )元好 问才进士及第,时年三十二岁。 但因考场纠葛, 被诬为“元氏 党人”,便愤然不就选任。又过了三年,到他三十五岁时,元 好问又获得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秀得中宏词科,元 好问才正式就选,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但生活 很是贫苦。金哀宗正大三年( 1226 ),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 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不久其母张氏身死,其长子出 生,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应邓州帅移刺瑗之邀,赴 任幕僚。但不久蒙古军攻下凤翔,邓州帅投诚,元好问借机 辞去幕府。正大八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 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 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 善政尤著”。正大八年秋,元好问赴京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 今后又升任左司都事, 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元好问随大量官员被俘,并被押往山东聊城看守两年,后居住冠氏县。元好问作为囚犯,与家人展转于山东聊城等地,并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领袖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 生活渐渐好转和行动较为自由。 这期间,他痛心金国的消亡,奸贼的误国,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劳编写金国已故君臣诗词 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寓有怀念故国之意。后期诗名益重,元世祖忽必烈重臣耶律楚材倾慕采纳,但元好问无心当官,五十岁那年重回老家,隐居故乡,并交友游览, 专注编纂著述。 元宪宗七年( 1257 )九月,在获鹿寓舍去世, 享年 68 岁。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有名作家和历史学家、 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期间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 之际在文学上承上启下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 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元好问是为优秀的 诗歌理论家,倡议“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议雄劲豪迈的诗风倡议多元继承的诗风,李、杜并列,性灵、风采、风格 的兼容。还提出很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如反对僵硬艰涩,乱排典故,做学识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自实 践得来的结晶,有着确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其《论诗三首》 、 《论诗三十首》 、《与张仲杰郎中论文》 、《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归纳了汉朝以来的各样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特别 是《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责备史上拥有极高地位。 元好问的文学创作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他存诗 1380 余首,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绚丽,形成河汾诗派。 他在临终之时叮嘱后代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一定。此中“丧乱诗”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 这些诗是在金朝消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 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车狩后即事》五首、《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这些诗篇宽泛而深刻地反应了国 破家亡的现实,拥有诗史的意义。还有为数许多的写景诗,这种诗的整体风格是豪壮、清雅、不事雕琢,有好多名句。 比方《游黄华山》《秋江晓发图》 元好问留下词 377 首, 他也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遗山词内容不及其诗内容广大, 但在金词坛倒是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 为模范,兼有豪迈、婉约诸种风格。抒怀、咏史、山川、田 园、言情、咏物、 赠别、酬答、吊古伤时, 无历不控。 其 散曲今仅存 9 首,用俗为雅,变故作新,拥有创始性。元好

文档评论(0)

137****3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