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244)
1.2007年农产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是( )月。A.10B.9C.8D.72012年,某省加大扶持贫困残疾人力度,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816.3万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8%,扶持贫困残疾人员56561人,脱贫35110人,享受优惠政策的贫困残疾人117727人,比上年增加3%。截止2012年底,城镇残疾人员安排就业人数共227192人,其中,集中就业25135人,按比例就业合计 91384 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110673人。农村残疾人实际就业63090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515278人,从事其他形式就业115622人。2012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33546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235584人。2012年有14个区县确定为中央新农保的试点县,试点地区参保新农保22717人,参保率为34.5%;其中重度残疾人参保占19.9%。城镇纳入各类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计147438人。其中,已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87922人;其中供养3758人,临时救济22423人,定期补助33335人,农村纳入各类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计339075人。其中,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21132人,五保供养18146人,临时救济32719人,定期补助67078人。截止2012年底,省、市、县、乡级残联实有人员5591人,比上年增加11.8%,全省21个地级市中的 3个地级市与121个县(市、区)中的61个县(市、区)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1589个乡镇街道中已建残联1547个;全省19435个村(社区)中已建残协10537个。2.1.2012年,该市城镇残疾人就业形式主要为( )。A.集中就业B.按比例就业C.从事农业生产活动D.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2.2.该省每年投入的残疾人财政扶贫资金如果可以均分到每位享受优惠政策的贫困残疾人身上,则2012年享受优惠政策的贫困残疾人的人均扶贫金额要比2011年增长约( )元。A.30B.40C.50D.602.3.2011年全省、市、县、乡级残联实有人员( )人。A.5001B.4931C.4776D.37582.4.以下有关纳入各类生活保障范围的城镇残疾人和农村残疾人人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领取定期补助的残疾人数数量都高于领取临时救济的残疾人数量B.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都是当地残疾人生活保障的主要形式C.在所有被纳入生活保障范围的城镇残疾人群中,集中供养者的比例高于享受生活保障的农村残疾人中五保供养者得比例D.在所有被纳入生活保障范围的城镇残疾人群中,享受定期补助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2.5.根据上述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全省县(市、区)配备残疾人领导干部的情况要比地级市普遍B.全省乡镇各街道建残联的比例要比农村(社区)的建残联的比例低C.全省区县接近2成的重度残疾人参加了新农保D.全省城镇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比例低于农村据武汉市人社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91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的就业人数为390212人,较2013年12月累计减少9265人,预计第三季度监测企业就业人数将止跌增长。武汉市2014年上半年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略好于去年同期。据悉,248家企业就业人数减少,129家企业就业人数增加,新增就业8441人,14家企业持平。上半年,纳入监测范围的18个行业中,仅有2个行业就业人数增加,16个行业就业人数减少,减员比例较高的行业是卫生、社会工作,减幅为12.08%。据分析,受“三公”经费控制等政策因素影响,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幅较大。从行业角度观察,武汉市制造业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对新增就业岗位的拉动能力增强。减员原因中,上半年监测企业就业人数减少的主要类型是其他、自然减员、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和业务转移,未出现关闭破产、停业整顿、经济性裁员等引起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类型。3.1.与2013年12月相比,2014年6月武汉市监测企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 )。A.2.19%B.2.26%C.2.32%D.2.43%3.2.截至2014年6月,武汉市就业人数减少的监测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减少约( )人。A.71B.37C.58D.663.3.2014年上半年,武汉市就业人数增加的监测企业中一定有企业属于下列哪个行业?( )A.住宿和餐饮业B.租赁和商务服务业C.批发和零售业D.制造业3.4.2014年上半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