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毛乌素沙地
学习目标:
1.认识毛乌素地区的区域位置和特征,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自然地理过渡性特征的探究,分析其荒漠化的成因。(综合思维)
3.能够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对毛乌素沙地的防治措施作出简要解释,并提出进一步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人地协调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参照区域图,请描述毛乌素地区的区域位置
活动二:秦汉时期毛乌素地区是气候温暖湿润的绿洲。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汉朝尚书令虞诩在给汉顺帝上书的《议复三郡疏》载,这里“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
思考:在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为什么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具备哪些条件?
活动三:史料记载:唐长庆二年,毛乌素地区“飞沙为堆,高及城堞”。明万历年间,榆林城外之山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清雍正年间,榆林城已是“风卷沙土与城平,人往往骑马自沙土上入城,城门无用之物”。一曲绿洲向沙漠退化的悲歌,在毛乌素哀奏千年。
思考1:毛乌素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
思考2:结合世界荒漠分布图,讨论形成世界荒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思考3:我国沙漠化的主要分布地区?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哪些自然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沙漠化的?
活动四:
思考人口增长之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毛乌素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请以小组为单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人口增长和不合理开发导致的毛乌素生态发展问题
【活动五】材料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下图所示区域实施植树种草等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种植的树木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材料2: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树木蒸腾的水分一般大于草地蒸散的水分,地表1米以下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探究】
1、说明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说明图示区域实施植树种草措施的目的
分析在图示降水量400毫米以下植树造林的不足之处
提出改变“小老头树”现象的对策
5、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活动六】小组活动: 思考毛乌素沙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生态、社会方面,四个小组分别扮演农业发展规划部、工业发展规划部、第三产业发展规划部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的工作人员。各组结合当地条件出谋划策,分析该地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活动七】材料: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59 年以来,我国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右图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探究】
1、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 分)
【总结】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思路
如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信心型(成绩优秀学生):这部分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学习能力比较强,成绩稳定,对高考充满信心。
迷茫型(成绩中游或偏下学生):这部分学生有升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基础欠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稳定,导致思想波动大,当成绩下降时,表现消极,对升学感到迷茫。
3、失志型(成绩较差学生):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偏科现象严重,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于成绩每况愈下,甚至自暴自弃。
而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为迷茫型的学生。乡镇高中,生源相对较差,某些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活动环节有些欠缺,但作为高三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大多数学生肯吃苦,有梦想,有干劲,有潜能。
地理课堂有效学习评价量表 (学生自评)
课题:????教师:????班级:????科目:???评价等级:
项目
权重
评价内容与要求
评价等级
A
B
C
D
评定
?
?
?
?
学生
有效学习(100分)
学习
方式
自主
10
基本上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地理学习时间、内容、方式,课堂自由发表意见。
10
8
6
4
?
合作
10
乐意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互相协助,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活动。
10
8
6
4
?
探究
10
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增强,知道了科学研究的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观念。
10
8
6
4
?
参与
程度
广度
10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材和老师设计的活动、案例和讨论等。
10
8
6
4
?
深度
10
能够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基本的地理问题,甚至是有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