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第 页
《己亥杂诗》(龚自珍)赏析及练习题(附答案)
己亥杂诗 (其五) (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
绝不是无情飘落,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新花。
【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 (1839),鸦片战争的前
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
巨型组诗。本文选自 《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
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 “浩荡离愁”。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
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
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
景。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
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 “夕阳”而取 “白日”,
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
是指诗人的马鞭, “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 (浙江)。 “即
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
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
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
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
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
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
1
2
第 页
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主题】
这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
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想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写法】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
句展开联想,以新奇的比喻移情于物,借 “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
脱俗的宽广胸怀;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
关心国家的命运前途命运,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龚自珍在 《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
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
是: , 。
2. 《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 。
3. 《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
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 , 。
4.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在龚自珍的
《己亥杂诗》中 “ , ”一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
表现了诗人载着 “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答案】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登飞来峰》(王安石)赏析及同步习题(附答案).pdf
- 【七年级】《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赏析及同步习题(附答案).pdf
- 【七年级】《望岳》(杜甫)赏析及同步习题(附答案).pdf
- 【七年级】《游山西村》(陆游)赏析及练习题(附答案).pdf
- 【七年级】贾生(李商隐)赏析及练习题(附答案).pdf
- 【七年级】泊秦淮(杜牧)赏析及同步习题(附答案).pdf
- 【七年级】约客(赵师秀)赏析及练习题(附答案).pdf
- 利用MySQL构建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研究.docx
- 工程力学第六章杆件的应力.pptx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级中学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Unit 2 Colours Revision课件(20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