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W92014微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W92014微教材 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W92014微教材 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W92014微教材 《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 -微教材 微课编号 W9201 微课名称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 所属模块 M9 子模块 M9-2 (章节) 关键词 食品 农产品 微生物指标 是否通用 通用 √农产品 √ 食品 是否重点建设 √是 否 微课类型 讲授型 微课形式 讲坛式 教学设计模式 启发式提问 教学目标 了解相关定义;重点掌握微生物指标及其检验方法,了解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 知识点 技能点 食品和农产品的微生物指标 教学内容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 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知识讲解 一、概 述 食品: 经过一定加工的食物。 农产品: 是指可用为食品或食品原料的农产品,是指通过种植、养殖、采集、捕捞形成的, 未经加工或者经初级加工,可供人类食用的产品, 包括多种植物、 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加 工产品。 目前要求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肉、乳、蛋、水产、蜂蜜、茶叶等。 二、检测目的和意义 1、可作为食品和农产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2、一般来讲,食品中细菌总数越多,表示食品污染程度越重; 3、可以用来预测食品和农产品存放的期限程度; 4、食品和农产品中细菌数量可估测出食品和农产品腐败状况。 三、微生物指标的设定 1、微生物指标 (1)食品、农产品微生物指标: 是指某个或某批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与否(定性分析)或 每个质量、 体积、单位面积或每批产品中微生物存在的数目及其毒素 (或代谢物) 的限制(定 量分析),用以评断食物的微生物学卫生状况及其安全性。 (2)微生物指标分类 微生物指标分为两类: 强制使用标准和建议使用标准。 强制标准, 只是对公众健康有影 响的病原菌进行控制的微生物标准, 而对非病菌可能进行限制; 建议标准是一种终产品的微 生物特定标准, 用来加强以满足卫生要求的安全保证 (其中可能包括腐败微生物) 或一种微 生物指标, 在食品机构中用来监控加工中或加工后的某点的卫生情况 (其中也可能包括非致 病菌)。 2、微生物指标条件 1)微生物指标一般应满足的条件:①全部食品中可检测存在的微生物,并可通过检测的微生物评价食品的质量;②微生物的生长和数量应与产品质量有一定直接的互为对立的关系;③易于检测和计数,并可从其他微生物中明确地区分开所要检测的微生物;④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检测结果;⑤微生物生长不应受食品微生物群落中其他成分的负面影响。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 通常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数、 致病菌以及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致病菌(包括沙门菌、 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指标均规定“不得检出”。 2)主要微生物指标 通常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致病菌以及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致病 菌(包括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均规定“不得检出”。 四、食品微生物指标及其检验 以下介绍这些指标的 GB/T 4789.2 — 2010 检验方法。 (一)菌落总数测定 1、菌落总数 (aerobic plate count )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 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 g( 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在食品、 农产品中有两方面的食品卫生意义: 一方面作为食品被污染, 即清洁 状态的标志; 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产品可能存放的期限。 食品中细菌数较多, 将加速食品 的腐败变质,甚至可引起食用者的不良反应。 2、操作步骤 (1)样品的稀释 a.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 25 g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 质杯内, 8000 r/min ~10000 r/min 均质 1 min ~ 2 min ,或放入盛有 225 mL 稀释液的无 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 ~ 2 min ,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b.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 25 mL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 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c. 用 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样品匀液 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 9 mL 稀 释液的无菌试管中 (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 ,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无菌吸 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 1:100 的样品匀液。 d. 按 c 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 1 次 1 mL 无 菌吸管或吸头。 e.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 选择 2 ~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 (液体样品可包括原 液),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