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获奖教案.docVIP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获奖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PAGE / NUMPAGES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讲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叙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 归纳史料的方法。 2.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教学重点】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2.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3.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本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结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求同存异、相忍为国、相互作出妥协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和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对新时期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 其一,结束了国家分裂、两党对立的局面,推动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其二,实现了全民动员,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持久坚持和最终胜利。 其三,洗雪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奇耻大辱,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其四,深刻影响了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其五、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加快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 启示之一:一国之内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合作形式。 启示之二: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党关系的重要合作途径。 启示之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C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不同时代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语句产生的时代顺序

文档评论(0)

魏魏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001331000010
认证主体仪征市联百电子商务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6771U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