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 一、概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应答可引起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紊乱,这种免疫应答通常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 ;;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临床特点
1.早期反应(early phase reaction)
(1)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2)速发速止,多为功能性紊乱。
(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2.晚期反应(late phase reaction)
;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一)抗原
呼吸道 ----- 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
消化道 ----- 鱼、虾、肉、蛋、海产品和牛奶等。
皮肤 ------- 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
人工注射 --- 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
(二)抗体 --- IgE
(三)IgE Fc段受体(FcεR)
FcεRI: 高亲和力。表达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FcεRI: 低亲和力。
;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负反馈调节。
;
;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需1-2周。
(二)发敏阶段
1.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IgE交联? FcεRⅠ的微集聚 ? 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活化 ?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及细胞
因子等。
;2.生物活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1)种类
; (2)作用
①平滑肌收缩。
②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③粘膜腺体分泌增加等。
;;;(三)效应阶段
1.速发相反应特点
(1)发生迅速。
(2)多为功能紊乱。
(3)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
(4)储存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
2.迟发相反应特点
(1)发生较慢。
(2)伴有炎性改变。
(3)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
要参与晚期反应。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
(四)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
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检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二)脱敏治疗
1.急性脱敏治疗(acute desensitization)
2.慢性脱敏治疗(chronic desensitization)
;(三)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1)色苷酸二钠 --- 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
(2)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前列腺
素E 和氨茶碱 --- 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1)组胺拮抗剂 ---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
(2)缓激肽拮抗剂 --- 水杨酸
(3)多根皮苷酊磷酸盐 --- 白三烯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
4.免疫新疗法; 肾上腺素(β-受体激活剂) 茶碱类
促进 抑制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ATP cAMP 5’AMP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 一、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一)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1.抗原---常为细胞性抗原
(1)细胞固有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2)吸附于细胞表面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3)异嗜性抗原
2.抗体 --- 调理性抗体,主要为IgG和IgM
3.效应细胞和分子 --- 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
;(二)损伤细胞机制
1.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2.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3.ADCC;二、Ⅱ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输血反应
(二)新生儿溶血症
;(三)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