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 1 二、诗歌中常用的 12 种修辞手法 2 三、常见的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 法。 例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 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 浓厚的离别情意。 具体又可以分为下面四种。 以乐景衬哀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乐景衬乐情: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以哀景衬乐情: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哀景衬哀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 借景抒情: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 景物是描写的实体, 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 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 来寄寓思想感情。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 蕴涵的情思。 情景交融: 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 , 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客观景物 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撷取“孤帆远 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 的神情。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例: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 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 景交融,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的感情,感人至深。 3. 托物言志: 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明心迹, 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的物带有了 人格化的色彩。 例: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道出了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 从而表 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李清照《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赞颂楚霸王项 羽宁肯乌江自刎,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3 5. 以景结情: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情感、寄托和抱负。通俗点说就是诗 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 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 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 “此时无情胜有情” 的表达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寻味。 6.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 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