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蝗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进化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山西目前已知蝗总科 (Acridoidea) 的蝗虫为 7 科 37 属 76 种,
其 中 优 势 种 蝗 虫 15 种 。本 文 选 择 山 西 优 势 种 蝗 虫 中 的笨 蝗
(HaplotropisbrunnerianaSauss) 、 短 额 负 蝗
(AtractomorphasinensisI.Bol .) 、中华稻蝗 (Oxyachinensis(Thunb.)) 、
东 亚 飞 蝗 (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 . )) 、 红 翅 皱 膝 蝗
(Angaracrisrhodopa(F . -W)) 、 大 垫 尖 翅 蝗
(Epacromiuscoerulipes(Ivan . )) 、 黄 胫 小 车 蝗
(EpacromiusinfernalisSaussure) 、 蒙 古 束 颈 蝗
(SphingonotusmongolicusSaussure) 、 红 腹 牧 草 蝗
(Omocestushaemorrhoidalis(Charp . )) 和 中 华 蚱 蜢
(AcridacinereaThunb.)10 种蝗虫作为研究对象,这 10 种蝗虫不仅是
山西农业的最重害虫, 同时也代表了山西蝗虫的不同分类阶元。 对蝗
虫消化道的研究是昆虫学研究中最经典的工作之一,在上世纪 60 年
代以前就已基本搞清蝗虫消化道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起
源,其主要研究仅限于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 所使用的观察工具是光
学显微镜。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渐广泛应用于
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但对蝗虫消化道的研究报道较少。 通过电子显
微镜对蝗虫消化道的研究虽有一些报道, 但这些研究都较零散, 并不
系统。本文首次将扫描仪 (scanner)用于蝗虫消化道的研究,并将扫描
仪扫描后的结果应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蝗虫消化道内部超微结构
的定位研究,不仅为蝗虫消化道的形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
方法,同时也为蝗虫消化道内部超微结构的定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
段 。 通 过 扫 描 仪 对 10 种 蝗 虫 消 化 道 内 壁 进 行 观 察 , 并 在
Muralirangan(1974)等的四区划分的基础上对蝗虫消化道的前肠进行
了新的分区: Es 代表食道 (esophagus),仅指直管部分; Sb 代表嗉囊
(crop)前段的一个小的膨大部分 (smallbulge),由 V 形区 (V-shapebelt)
和两侧的 V 形脊 (V-shaperidges)组成;Bb 代表嗉囊后段一个大的膨大
部分 (bigbulge) ,由柳叶脊 (lanceridges)、扇形脊 (fan-shaperidges)和不
规则脊 (irregularridges)组成:Pr 代表前胃 (proventriculus)指嗉囊后的杯
形结构部分,由多列规则排列的纵行脊 (longitudinalridges) 组成: Ca
代表贲门 (cardia)由多条纵行脊和 6 个凸出于肠壁的 Y 形【关键词】:
蝗虫消化道形态学进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S433
【目录】:前言 34-35 名词注释及缩略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