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中考语文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西玉林市 2018 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第Ⅰ卷 选择题(共 5 题;共 21 分)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水调歌头 ”是词牌名, “丙辰 ”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 “不胜寒 ”意为 “忍受不了寒冷 ”“何似 ”意为 “怎么 比得上 ”, “何事 ”意为 “为什么 ”, “但愿 ”是“只希望 ”之意。 B. 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 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 “归去 ”,是因为在 “天上宫阙 ”里,自己会有 “高处不胜寒 ”的不适,而无 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 ”的欢乐。 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 界。 D. 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 《望 月怀远》中说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 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 “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伯牙善鼓琴 《列子》 第 1页共9页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 ” 善哉,峨峨兮若山。 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 (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宾客大宴 会:聚集 B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C.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 D. 吾于何逃声哉 于:到 (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一一宾客们体会到少有的舒适,慢慢地都正襟危坐了。 B. 中间力拉崩倒 之声 ——中间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发出崩裂倒塌的声音。 C.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 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D.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从琴声中所听到的大丈夫般的意 志,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 (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它用发声器官模仿各种声音,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场景。《口技》就是形象地摹拟出一家人由睡而醒到再入睡及附近发生一场火灾的过程。琴属于古六艺中 “乐 ”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抒发情感。如伯牙就是把情怀寄托于琴音,而子期通过琴音就 能领悟到他传达的情趣。B. 甲乙两文内容上均着眼于 “善 ”。甲文口技表演者仅凭一人、一桌、一 椅、一扇、一抚尺,就能模仿出生动逼真、层次丰富多变的场景,可谓 “善演 ”;乙文伯牙一把琴就可弹 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造出崩山之音,可谓 “善弹 ”;而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可谓“善听 ”。 甲乙两文表现的主旨不同。甲文文题统一,全文围绕口技者的表演展开描写

文档评论(0)

156****8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