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开启“怀古”诗词赏鉴之门 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开启“怀古”诗词赏鉴之门 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文学常识、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①理解“借古抒情”的三条路径: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喻己。 ②用作文课所学的“联想三路径”(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对联想) 来分析词中景物与典故。 ③学习准确品析 “怀古”诗词中诗人(词人)的心志情怀。 3、情意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情与史的有机联系。 2、背诵两首词,感受两首词不同的情感。对比鉴赏苏轼与辛弃疾各具特色的豪放词风格。 三、教学难点: 以“景”衬“情”、以“史”知“情”是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 、比较阅读法。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巧用问答导课标 1、今天我们讲两首词(幻灯片1)这两首词的题材是一样的,都是什么? 学生齐答:咏史怀古词 2、知人论世,请看一下时期有何不同? 学生齐答:第一首的北宋时期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首是南宋辛弃疾写的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 咬文嚼字明概念 说到“怀古”两个字,我们学过两类怀古诗词。一类是“登临怀古”,一类是“咏史怀古”,二者如何区分?有何异同? 师生探讨,明确: 是否到史实的发生地是区分这关键。 咏史怀古诗词 异 同 登临怀古 身临其境,触景生情 用典 借题发挥 咏史怀古 思接千载,联想古人 三、 咏史手法三板斧 咏史怀古之特点是:用古人典故,借题发挥。 一般来说,都是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细分咏史之手法有一下三种: ①借古讽今——多劝喻统治者应以史为鉴,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昏庸。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衰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历经沧桑的深沉忧郁。 ③借古抒怀——借古人事迹,与自己比衬,以古人自况,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或悲叹韶光易逝,年华蹉跎;或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或感慨功业未就而鬓发已白。 四、 二词比较析怀古 先来看看北宋文豪苏东坡的怀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谁来介绍一下此时期的苏轼? 学生回答: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四川眉山人。 教师明确(见幻灯) 本词作于1082年(神宗元丰五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47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侵犯著作权案谅解书.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技术.ppt VIP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培训.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应用与辅助技术.pptx VIP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第2讲—声现象(解析版).pdf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英语含答案.pdf
- 让是VS不是美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国网甘肃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doc VIP
- 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