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纪录片创作 第一章 关于纪录片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纪录片的产生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成功放映了《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的活动影像,不仅宣告着电影的诞生,更意味着最原生态的纪录片的诞生。 在拍摄上基本是固定的单镜头,长度约一分钟,没有一个确定的叙事架构,因此被称为“活动的照片”。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2、罗伯特·弗拉哈迪与《北方的那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eherty(1884-1951)(美国),被誉为人类影像史学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北方纳努克》、《摩阿拿》、《土地》、《亚兰岛人》、《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弗拉哈迪的重要贡献是在坚持 非虚构这一基本原则下,积极地介人生活,让真实生活场景与作者的主观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观意识便是赞赏现代文明入侵之前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从而使纪录片成为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电影纪实艺术。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由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922年1月出品的纪录电影,也是他的开山之作。罗伯特·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那努克一家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虽然对本片 的“摆拍”有过争论,但毫无疑问本片仍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北方的纳努克》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特点: (1)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 (2)与被摄对象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准确把握其生活形态,并使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高度自然。 (3)把悬念和戏剧性引入纪录片; (4)大量运用长镜头拍摄。 (5)在选择拍摄和选择编辑基础上,运用画面组接突出细节,创造节奏变化和艺术气氛,使作品结构高潮迭起,增加吸引力。 (6)利用字幕增强效果,使默片具备了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力。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北方的纳努克》中的备受争议之处: (1)爱斯基摩人的冰屋的正常尺寸是20英尺,而弗拉哈迪为了拍摄的方便竟然让那努克将尺寸增加到25英尺,导致伊格鲁在建造过程不断地坍塌又不断地重建。 (2)因为室内光线不够好,弗拉哈迪就让他们将冰屋的屋顶截去,让那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里表演起床的场景。善良的那努克一家就这样在露天的环境下赤身裸体瑟瑟发抖地“起床”。 他们本早已习惯使用猎枪,却为了弗拉哈迪的所谓表现他们生活的原生态的要求,重新拾起父辈甚至是祖辈的捕猎手段。 (3)片中还出现了纪录片史上第一次的戏剧性展现,在他们猎捕海象和那努克诱捕海狮的两个段落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4)在他的刻意截取的镜头里,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生活被抹煞的一干二净,仿佛他们的世界纯净到只剩下人与自然的相处,而这显然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以实现商业上的成功为目的。 (5)、他的片子带回到美国一炮打响,而那努克一家却因为协助他的拍摄耽误了正常打猎的时间,最后悲惨地饿死在了北极。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3、约翰·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片运动 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 1898-1973) 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拉哈迪的学生。 1926年他为纽约《太阳报》写影评,论述弗拉哈迪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时,首先使用“纪录电影”这一名词。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奠基之作是格里尔逊导演的《漂网渔船》,也是他唯一一部自己创作的纪录片作品。 影片以捕鱼为题材,反映的是北海捕捞鲱鱼渔民的日常生活,虽然是作为伟大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片前加片,但却获得了与经典名片同样的掌声,影片中想象力丰富的剪辑手法,优美的摄影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影片中表现劳动的尊严和工人的价值的主题更成为英国纪录电影一直遵守的原则。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1)他对纪录电影最大贡献是单词“Documentary“即“记录片”(对真实事物的创造性处理)一词的发明。 (2)提倡纪录片运动,并吸收有志于写实主义的艺术家参加进来。在他的倡导下,1930~1933年,他们拍摄了大约100部纪录片,涉及范围极广。 (3)1935年,格里尔逊导演拍摄了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纪录片《锡兰之歌 》。 (4)1941年他为加拿大拍摄的《丘吉尔岛》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评论家认为,他是以社会学而不是以美学角度来看待电影的。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格里尔逊及其学派的主要观点: (1)重视纪录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 (2)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允许在拍摄中对现实进行艺术加工,允许使用搬演和重构等手法; (3)对故事片持完否定态度; (4)尽管强调”正确比美重要“,但又非常重视并善用摄影造型艺术和蒙太奇手段,力求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