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侵蚀形式培训课件
一、水力侵蚀形式
1.概念
水力侵蚀(water erosion)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2.类型
(1)雨滴击溅侵蚀
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rain drop splash erosion),简称为溅蚀(splash erosion)。
(2)面蚀
斜坡上的降雨不能完全被土壤吸收时在地表产生积水,由于重力作用形成地表径流,开始形成的地表径流处于未集中的分散状态,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地表土粒称之为面蚀(surface erosion)。
按面蚀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发生程度不同,面蚀可分为层状面蚀、砂砾化面蚀、鳞片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3)沟蚀
在面蚀的基础上,尤其细沟状面蚀进一步发展,分散的地表径流由于地形影响逐渐集中,形成有固定流路的水流,称作集中的地表径流或股流。集中的地表径流冲刷地表,切入地面带走土壤、母质及基岩,形成沟壑的过程称之为沟蚀(gully erosion)。
(4)山洪侵蚀
在山区、丘陵区富含泥沙的地表径流、经过侵蚀沟网的集中,形成突发洪水,冲出沟道向河道汇集,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称之为山洪侵蚀(torrential flood erosion)。
(5)海岸浪蚀及库岸浪蚀
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波浪对海岸及水库岸库产生拍打、冲蚀作用,如果岸体为土体时,使海岸及库岸产生涮洗、崩塌逐渐后退,如果岸体为较硬的岩石时,岸体形成凹槽,波浪继续作用就形成侵蚀崖。
二、风力侵蚀
1.概念
风力侵蚀(wind erosion)系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动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风力侵蚀简称为风蚀。
2.类型
风力侵蚀包括石窝(风蚀壁龛)、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雅丹)、风蚀洼地、风蚀谷、风蚀残丘、风蚀城堡(风城)、石漠与砾漠(戈壁)、沙波纹、沙丘(堆)及沙丘链(新月形沙丘链、格状沙丘链)和金字塔状沙丘等形式。
三、重力侵蚀
1.概念
重力侵蚀(gravitational erosion)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他是坡面表层土石物质及中浅层基岩,由于本身所受的重力作用(很多情况还受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影响),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重力侵蚀的发生多在>25°的山地和丘陵,在沟坡和河谷较陡的岸边也常发生重力侵蚀,由人工开挖坡脚形成形成的临空面、修建渠道和道路形成的陡坡也是重力侵蚀多发地段。
2.类型
根据土石物质破坏的特征和移动方式,一般地可将重力侵蚀分为陷穴、泻留、滑坡、崩塌、地爬、崩岗、岩层蠕动、山剥皮等。
(1)陷穴
在黄土地区或黄土状堆积物较深厚地区的堆积层中,地表层发生近于圆柱形土体垂直向下塌落的现象称之为陷穴(hole erosion)。
(2)泻溜
在陡峭的山坡或沟坡上,由于冷热干湿交替变化,表层物质严重风化,造成土石体表面松散和内聚力降低,形成与母岩体接触不稳定的碎屑物质,这些岩土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时断时续地沿斜坡坡面或沟坡坡面下泻的现象称为泻溜(debris slide)。
(3)滑坡
坡面岩体或土体沿贯通剪切面向临空面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slope slide)。滑坡的特征是滑坡体与滑床之间有较明显的滑移面,滑落后的滑坡体层次虽受到严重扰动,但其上下之间的层次未发生改变。滑坡在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坚硬或松软岩土体都可能发生,它是常见的一种边坡变形破坏形式。
(4)崩塌与坠石
在陡峭的斜坡上,整个山体或一部分岩体、块石、土体及岩石碎屑突然向坡下崩落、翻转和滚落的现象称为崩塌(collapse)。
(5)地爬(土层蠕动)
寒温带及高寒地带土壤湿度较高的地区在春季土壤解冻时,上层解冻的土层与下层冻结的土层之间形成两张皮,解冻的土层在重力分力作用下沿斜坡蠕动,在地表出现皱褶,称地爬或土层蠕动。
(6)崩岗
山坡剧烈风化的岩体受水力与重力的混合作用,向下崩落的现象称之为崩岗(rock slide)。
(7)岩层蠕动
岩体蠕行是斜坡上的岩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十分缓慢的塑性变形或弹性变形。
(8)山剥皮
土石山区陡峭坡面在雨后或土体解冻后,山坡的一个部分土壤层及母质层剥落,裸露出基岩的现象称之为山剥皮。
四、混合侵蚀
1.概念
混合侵蚀(mixed erosion)是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在生产上常称混合侵蚀为泥石流(debris flow)。
2.类型
(1)石洪
石洪(rock flow)是发生在土石山区暴雨后形成的含有大量土砂砾石等松散物质的超饱和状态的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