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2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ppt

哲学与人生2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想一想: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 ??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也能绕过那道弯。 ??; “山不转水在转”,这句俗语的寓意是什么?;案例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2、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从前有个人,名叫无赖,借了名叫诚实的人的钱。 借期到后,诚实向无赖索钱,无赖不给。;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运动的哲学 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 “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 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 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水不流动会发臭,木门轴不转就会被虫蛀,物质在运动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物质世界因为运动而生生不息,人类社会在运动中由落后走向兴盛,由愚昧走向文明。个体在运动中??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案例3:;4.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案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 运动 静止 物质;案例:“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脱离了物质的所谓“纯粹”运动是不存在的。 ?? 慧能和尚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就是一切,我的心是怎样的,外界事物就是怎样的。由于我的心在动,所以才有风动、幡动。推而广之,整个世界的运动也是由我的心动决定的。慧能和尚离开物质谈运动,把意识当做是运动的主体,否认物质(风、幡)是运动的主体,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在实践中,我们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理解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人生行动的含义;2.制约人生行动的因素; 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奥林匹克精神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赢取胜利,还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照顾养母12年为养母洗漱换洗尿布 ; ;?2.行动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最宝贵的财富; 隐形翅膀——刘伟;3.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四、敢于行动,善于行动;;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遵循客观规律,积极行动 ;案例2:;1.分析“杞人忧天”的错误。 2.“杞人忧天”是“庸人自忧”,今日之忧“天”却不再是无 稽之谈,为什么?;课堂活动 ??目的:认识人生行动的重要意义,培养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 ??步骤: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分组写出小品角色,运用所学的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