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市场变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义乌为例
张璐璐,夏南凯
摘要:本文通过对义乌自改革开放以来五代小商品市场发展历程回顾,通过分析市场选址、规模、产
销模式等因素变化,总结其与城市规模、空间形态及用地功能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一维与二维数据的比较
分析,研究专业市场规模及城市规模的演进及相关性;对比70年代至今义乌遥感影像图,归纳专业市场对
于城市空间形态作用机制的不同阶段:内向集聚阶段和外向牵引阶段;并阐述几代市场变迁对城市用地功
能的影响。从市场与城市空间的牵制总结出义乌市场“发展门槛”:“由城到市”——“由市到城”,即起初
市场依附于老城成熟功能区而存在,随后转变为市场建在哪城市就朝哪里发展的格局。文末针对义乌市场
开发成本、生活成本的差异、市场自身需求及城市规划的引导几方面,探析其突破空间发展“门槛”的主
要原因。
关键词:专业市场 城市规模 空间形态 用地功能 发展“门槛”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实施贯彻实施“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从“鸡毛换糖”、马路市
场起步,发展到如今国内外知名的国际商贸城。 短短 30年,义乌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
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的小商品采购基地。小商品市场在自身繁荣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义乌的城市空间和建设面貌也发生相应改变。
城市空间作为政治力、经济力和社会力的载体,专业市场规模选址、产销模式、销售范
围等因素的改变,会引发城市空间格局改变和功能区的衍生置换。义乌作为典型的专业市场
型城市,研究其不同时期内的专业市场变迁对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创新性和应用
价值。为其他专业市场型城市发展阶段判定,发展趋势预测、发展门槛突破政策导向提供一
定比对和借鉴意义。
1 义乌五代专业市场变迁
义乌开发早,但长期停留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矿产资源贫乏,棉麻蚕茧等纺
织原料缺少,远离大城市,交通相对闭塞,且国家历年来向义乌投入很少, 发展资金与机遇
缺乏。随着义乌人口密度的增长,传统的精耕细作型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义乌人的日常需
求,为了寻求新的途径,义乌在明朝末年开始种甘蔗榨糖,是浙江最大的产糖县。明朝义乌
兵抗寇返乡后无田可种,就成帮组伙(组成 5-10 人的团队),将本地土产的“青糖”制成
糖块、糖粒,挑“糖担”,途中相议行事,彼此照应,远销全国各地,借以谋生,这即是“敲
1000
糖帮”的发端。在“敲糖帮”队伍逐渐壮大之时,特殊年代让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敲糖帮”
一度销声匿迹,但终于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时,换鸡毛重新开始半合法化。“敲糖帮”
经过长期买卖,广开门路,开辟视野,增长才干,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商业经验和原始资本,
为后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对义乌几代市场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
本文根据其规模选址、产销模式及销售范围等方面差异
性,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代市场:1982—1984 年,马路市场阶段(图 1)。
义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集市贸易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共
16 处。而现代的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前身是稠城的湖清门
小商品市场和廿三里小商品市场。1982 年 9 月,义乌县
委县政府应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作出开
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
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图 1: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当月义乌县政府即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投资
9000 元,为铺设水泥板的露天市场,摊位 700 个。主要经营外出经商人员从外地带回多种
小商品,以农副产品和针头线脑、草帽、服装、餐具、钮扣、线带等解决农民吃穿用的最低
档商品为主,约 2100 多种。当年销售对象以城区和城郊居民和农民为主,辐射消费人口总
量约 20 万人;1983-1984 年辐射扩展到全市农村和周边县市地区,总人口达 300 万。
第二代市场:1984-1986,草帽市场阶段(图
2)。位于新马路北端太祖田畈市场,占地 1.35 万
㎡,固定摊位 1870 个。由于新一代市场架设了钢
架玻璃瓦棚顶,故被称为“草帽市场”。同年义乌
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的方针,放宽企业审
批政策,简化登记手续,义乌全县掀起经商办厂热 图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产业集群视角透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和成因_雷露.pdf
- 基于RS和GIS的城市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_高杨.pdf
- 基于动态中心地理论视角的义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_李松.pdf
- 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要素分析——以浙江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为例_张凤.pdf
-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义乌城市空间结构重塑_马小晶.pdf
- 市场规模扩张、区际分工转换与“义...之谜——一个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_任光辉.pdf
- 小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_纪向岚.pdf
- 义乌开放模式及其演变进程_胡柏清.pdf
- 义乌模式的政府行为、企业理性与个体偏好_刘建丽.pdf
- 义乌商业圈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_卞菲菲.pdf
- 专业市场与浙中城市群空间演变研究_谢守红.pdf
- _一带一路_沿线重点省份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_刘力钢.pdf
- 1987_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不透水地表扩张与梯度演化_陈明发.pdf
- 1995_2015年中国耕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_谢文全.pdf
- 2008_2018年中国手足口病时空分异特征_李颉.pdf
- 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草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刈割强度的响应.pdf
-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_顾雅君.pdf
- 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pdf
- 基本公共服务_城镇化_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_马慧强.pdf
- 基于不透水表面指数的城市扩张趋势及驱动机制分析_以南京市为例_李发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