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唐朝灭亡五代乱 五代时期的统治有什么特点? 开国者皆为武将,统治短暂,政权更迭频繁 行伍出身军功广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武将 陈桥兵变披黄袍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次陈桥驿……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宋史》卷一《太祖本纪》 取代后周建北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开封) 前事不忘后事师 统治短暂 武将夺权 中央集权固统治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天下自安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稍夺其权 收其精兵 制其钱谷 中央集权固统治 收其精兵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收回禁军将领的兵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调换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同时,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稍夺其权 材料六 材料五 材料七 文臣担任地方官,三年一换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钱、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段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设置通判,牵制知州 制其钱谷 材料八 太祖历试艰难,周知其弊,及受命,……诏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阙下,无得占留。……凡一路之财,置转运使掌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财赋由转运使收归中央 藩镇之权尽剥夺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兵权 财政权 行政权 在中央,君弱臣强的局面又该如何解决呢? 宰相 二府三司分相权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皇帝 三司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使) 行政 军事 财政 度支 盐铁 户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副宰相) 枢密副使 枢密使 分散权力,相互牵制 皇权大大加强 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中央集权固统治 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一杯薄酒收兵权 巧妙制衡防兵变 文臣通判治地方 收其钱财归中央 二府三司分相权 皇权加固统治长 重文轻武 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文臣治国 改革科举纳贤士 104年 7996人 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 兴文立教劝读书 劝学诗 宋真宗 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文治 先南后北消割据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局部统一 客观评价谈利弊 政治机构重叠 官员相互牵制 重文轻武 文臣治国 利(积极影响):中央集权加强,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弊(消极影响): 军队战斗力减弱; 官员冗余,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学以致用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的知州 知州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宋朝轻视军队的建设 设置通判,牵制知州 禁军将领有统兵权 宋朝重视军队建设,重文轻武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兵变政移 思维导图 北宋的政治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国号宋,定都东京 财政权 中央集权 兵权 行政权 中央 地方 重文轻武 文臣治国 发展科举 表现 影响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