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标准文档
目 录
一、施工方案 3
(一)工程概略 3
1、工程地质条件 4
2、水文地质条件 5
3、不良地质作用 5
(二)、编制说明 5
1、编制依据 5
2、编制原则 6
(三)总体施工方案 7
(四)总体施工次序 8
(五)桩施工方案 8
(六)锚喷支护施工方案 15
(七)重力式挡墙支护施工方案 32
(八)、基坑排水系统 33
(九)、边坡排水系统 33
(十)信息化施工 34
二、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举措 35
(一)总工期 35
(二)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一 ) 35
(三)施工进度计划保证举措 35
三、施工平面布置 41
(一)指导思想 41
(二)布置原则 41
(三)现场布置 41
四、保证质量举措及各阶段施工技术要求 42
(一)质量管理制度 42
(二)质量保证体系 43
(三)质量保证举措 46
( 四 ) 、各阶段施工技术举措 48
4.1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求 48
4.2 土方施工技术要求 49
4.3 土钉施工技术要求 49
4.4 支护桩及桩顶冠梁施工技术要求 50
5.5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51
4.6 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52
4.7 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55
五、保证安全举措 57
(一)成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7
(二)成立安全管理小组 57
(三)成立安全经济承包责任制 57
(四)成立健全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8
(五)保证安全举措 58
六、文明施工现场举措 61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一)成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61
(二)文明施工保证举措 61
七、劳动力安排计划 64
(一)劳动力安排 64
(二)劳动力保证举措 64
(三)人员配置(见项目部人员配置表): 64
八、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 66
(一)材料管理制度 66
(二)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 67
(三)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68
九、主要机具使用安排 69
(一 ) 设备管理 69
(二)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修 69
(三)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71
十、基坑边坡支护变形观察 72
1、监测目的 72
2、 监测内容 72
3、 监测点的布设 73
4、 监测期限 76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略
本工程为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由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企业投资开发,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探设计研究院设计出图,湖南省益佳建设监理有限企业监理,我企业湖南北山建设企业股份有限企业承担施工。工程位于长沙梅溪湖片区内,西二环和梅溪湖路交汇处的西南角。
项目南段近山体,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支护
深度的不同,将基坑分为 AB、BC、CD、 DE、EF、 FG、GH、HI 、IA 、JK共10段,其中, AB段采用桩锚支护,支护桩外侧面板采用现浇 C25砼,100mm厚,采用双层钢筋网 Φ8@150×150;BC,CD,FG段采用上部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下部采用土钉墙支护, DE、EF、GH、IA 、JK段采用放坡结合网喷支护,HI段采用悬臂桩支护,桩径 1.0m,单排,间距 2.0m, 桩长 9m,桩顶设置冠梁,尺寸为 1.1m*0.6m, 桩及冠梁砼强度为 C30,桩上共布置二排预应力锚索,水平间距为 2.0m, 桩间坡面挂 Ф8@200×200钢丝网 , 高压喷射 C20混凝土,厚度
为 10cm。其中 AB、BC、CD、FG段上部为永远性边坡支护,下部临时性基坑
支护;其余段为临时性基坑支护。 基坑边坡的支护高度 5.6-19.6m 。AB、BC、
CD、FG段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 1.1 ,其余各段安全等级为
二级,重要性系数取 1.0 。基坑支护为临时性支护, 设计使用年限不超过 2.0
年,边坡为永远性支护,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报告,拟建场所散布有素填土①、粉质黏土( Qal+pl )②、粉质黏土(Qel )③、全风化泥质板岩 (Pt) ④、强风化泥质粉板岩 (Pt) ⑤、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Pt) ⑥。按其沉历年代、成因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别,进行统一划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灰色,褐灰色,褐黄色,稍密,稍湿 - 湿,主要由粘性土和砾石回填而成,场区局部散布,厚度 1.00~2.00m,平均厚度 1.50m,
层底标高 46.27~47.96m,平均 47.07m。
2)粉质粘土②( Qal+pl ):褐黄色夹灰白色,灰黄色,可塑 - 硬塑,内部夹砾石和碎石,切面稍有光彩,无摇振反响,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场区普遍散布,厚度 1.50~6.00m,平均 3.39m,层底标高 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