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炼卷及解析.docVIP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炼卷及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华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华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华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华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华卷 1.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认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 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 ) A .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 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 2.(2018 景·德镇模拟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特别强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 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 受到无情批判。”材料反响新文化运动重要缺陷是 ( ) A .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对权威的歧视与挑战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点 3.(2018 昆·明模拟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全力倡导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同 时又在《中国哲学史纲领》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据此可推断胡适 ( ) A .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 C.以墨家思想来否认儒家思想 D.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 4.1920 年 1 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今年秋季起,凡公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 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 月又发通知,规定截止 1922 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 教科书一律取消,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 ) A .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表示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公民族观点盛行的产物 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5.(2018 ·济南模拟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 中写道: “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 那是在 80 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 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 一套救国方式。”这主假如指 ( ) A .财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 .财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6.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成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崇奉之天 国大同主义”。其意在说明 ( ) A .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切合近代中国国情 C.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公民主革命进程 D .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流传的心理因素 课后练 (建议用时: 30 分钟 ) 一、选择题 1.由于康有为等人主张把孔教奉为国教,列入民国的宪法,拥护袁世凯复辟,才引起新一 代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深思。 1913 年,袁世凯“天坛宪法”草案第 19 条规定“公民教育以孔 子之道为修身大事”,在国会上引起争论;后来这一争论由国会发展到思想文化界,成为 1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华卷及答案解析 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材料内容表示 ( ) A .新文化运动不是反对整个孔教 B .孔子的儒教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对 C.儒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 D .孔教成为袁世凯政府的宪法 2.(2018 泉·州模拟 )胡适在《文学改进刍议》中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 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奋斗有为” ,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赐予了 严苛的批评。这说明当时 ( ) A .民族危机严重 B .出现尊孔复古逆流 C.强调文学应自由议论 D.社会急需思想变革 3.(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醒》 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 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推行“自由的自治的公民政治”,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 正觉醒。这表示陈独秀 ( ) A .认为民众普遍支持推行民主政治 B.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寄予希望 C.强调民众有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 D.主张重视培养公民现代政治意识 4. 1919 年,杜威接见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 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对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这一评论反应了 ( ) A .五四运动推动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探索 B.杜威夸大了中国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C.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D.稳定的社会有利于自由思想的流传 5. (2018 ·南师大附中模拟华 )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学者认为, “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 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 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 授矣”。这一言论意在 ( ) A .推广民间俗语 B.抵制白话文运动 C.否认外来文化 D.倡导文言文中兴 6. 1920 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51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