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总结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总结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总结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
新郑为黄帝故乡“轩辕丘”与“有熊之墟”之所在。 《世本》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娶
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 ”又,《史记 ?五帝本纪》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
是为嫘祖。”《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名,又以为号。 ”《帝王世纪》:“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因此,新郑作为黄帝故乡,有充分的文件依据。值得注
意的是, 在新郑西南部因外应力作用与流水侵害而形成了峰谷相间的低山区, 属嵩山山脉东段,“主要位于巩县、 荥阳和密县境内 ,, 山势比较低缓, 海拔 400— 900 米,大多数相对高度 500 —600 米,属深低山种类”①。在新郑、新密、禹州三县 (市 )交界处,属于嵩山余脉的具茨山,又称大隗山,为这一组山系的代表性山脉,其主峰风后岭 (今称始祖山 ),海拔高度则达 793 米。与之相延绵者,还有石棲山、大鸿山、讲武山、崆峒山、火门山、破荆山、柏崖山、荟萃山、鸡山、香山、密岵山等,这些山峰,均位于长葛、禹州、新郑、新密、登封等县 (市)相互连结之处,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小型山峰,黄帝文化的传说古迹相伴其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以黄帝文化为主题的“具茨山文化圈” 。
一、黄帝与具茨山 (大隗山 )
1.文件所证黄帝在具茨山的活动
早期文件有对于“具茨”与“大隗”的记录。如《庄子 ?徐无鬼》“云黄:帝将见大隗乎
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风趣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
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 若知具茨之山乎?’曰: 然。’黄帝曰: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 然。’黄帝曰: 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
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
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黄帝曰: 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
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
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在这段文件中,将“具茨之山”以山名
列,而将“大隗”作为人名,黄帝登具茨的目的是为了见“大隗” 。《抱朴子 ?地真》则云:
黄帝“北到洪堤,上具茨见大槐君黄盖童子,受《神芝图》 ,还陟王室,得神丹金诀记” 。这里具茨为山,而“大隗”写成“大槐” ,大槐 (隗 )似为国族名, “大槐 (隗 )之君”为“黄盖童子”。黄帝在具茨之行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 《神芝图》”与“神丹金诀记” 。对于“具茨”与“大隗”的关系, 《水经注 ?潩水》云: “潩水出河南密县大騩山。大騩,即具茨山也。黄
帝登具茨之山, 升于洪堤上, 受《神芝图》 于黄盖童子, 即是山也。”这里明确将 “大隗 (騩 )” 与“具茨”等同,即是人名,也是一个山名。 《山海经》有特意的“大騩山”的记录。如《中
山经》有:“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美玉、青垩。 ”又,“凡苦山之首,自休
與之山至于大騩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 。这段文件前后所述及的浮戏山、少
室山、太室山等均在今新密邻近, 反应大騩 (隗 )山的方位, 与具茨山是符合的。 《山海经》“中
次一十一山经”亦载: “又东五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砥石。 ”《元和郡县
图志》第五云: “大隗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谓之
大隗山,潩水源出于此。 ”《路史》又载: “大隗氏见于南密记谓大隗氏之居,即具茨也,或
曰泰隗。昔者黄帝访泰隗于具茨。 ”因此,具茨山之所以称之为“大隗山” ,就是因为这里曾是黄帝时期重要氏族 “大隗氏” 之居地, 大隗君为黄盖童子, 黄帝登具茨见大隗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神芝图》 ”。
2.方志所见具茨山之黄帝遗存
新郑,古今同名,今为县级市。清顺治本《新郑县志》卷一《古迹》云: “避暑洞:在
大隗山畔, 世传黄帝避暑于此。 御花园:在大隗山畔, 相传黄帝种花处, 未详,今石垣略存。轩辕庙:在县西大隗山巅。 ”在清康熙本《新郑县志》卷三,亦有与以上方志较为近似的记录。如,“避暑洞:在大隗山畔,世传黄帝避暑于此,其上有旧祠,今废,古志。御花园:
在大隗山畔,相传黄帝种花处,今石垣略存” 。在两志中,均有自然山下有饮马泉,传为黄
帝饮马于此的相同记录。清乾隆本《新郑县志》 ,也载有黄帝饮马泉、黄帝御花园与黄帝避
暑洞。而在该志卷十一《祀祠志》中,有“轩辕庙” :“《旧志》在县西大隗山巅。南崖宫:
在县西面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古禅寺:在县西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业提供托管服务方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写字帖(可打印).pdf VIP
- 临床试验CRC培训.pptx VIP
- 2025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工程创优图例与实用指南2.0版_部分1.pdf VIP
- 2025年医疗护理员考核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精益生产(经典)PPT课件.ppt VIP
- Command-CMO-CMANOE7_Command用户手册_Command中文版.docx VIP
- 桥梁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范本(全套,共252页)[详细].doc VIP
- T∕CACM 1096-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熏蒸.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