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江南麦作几个问题的探讨.docxVIP

浅谈宋代江南麦作几个问题的探讨.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谈宋代江南麦作几个问题的探讨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宋代江南麦作的讨论,认为南宋江南麦作扩大的原因是军事上的需要。朝廷向百姓征收麦租,这是南宋江南麦作扩大的根本原因。南北对峙结束后,江南麦作又出现萎缩。   关键词 宋代,江南,麦作        关于宋代江南地区的麦作的研究,研究者颇多。其中宋代稻麦复种制度是否存在,是研究宋代经济史中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这涉及对宋代经济的整体评价。吴慧、漆侠、朱瑞熙、李根蟠、王曾瑜、唐启宇、韩茂莉、梁庚尧诸先生认为稻麦复种在宋代就存在。李伯重,曾雄生等认为宋代不存在稻麦复种制。笔者也认为在南宋时期,在城市周边地区,由于肥料供应比较充足,存在稻麦复种的现象;但在农村,由于稻麦复种的收益不高,加之主户的反对,稻麦复种并不存在。最近阅读一些史料,觉得宋代江南麦作包括稻麦复种还有一些问题有深入探讨的可能,故撰此文,以求教方家。      一、南宋之前江南的麦作      一般认为,小麦和大麦的原产区不是中国,而是高加索山麓、西南亚以及土耳其一带,这里冬春雨量充沛,适合两年生麦类的天然繁衍。在史前时期,至迟于盘庚迁殷时期,麦你已传人到华北,殷商至战国时期,小麦在华北逐渐推广,但在粮食生产地位上还不如小米。其主要原因是小麦并不适合华北的自然生长环境。东晋建国初期,政府为解决粮荒问题,在徐、扬二州督令种麦。作为扬州的主要区域,江南亦应在督种的范围内。政府的督令是一方面,民间的传播可能更主要。东晋时期江南的麦作可能仍集中于侨州郡县,在平原传统的稻作区尚未大规模展开,远未达到普及的地步。南朝刘宋时期,针对连年的水旱灾害造成的粮荒问题,政府两度下诏督令种麦,使得麦作业在江南全域得到进一步推广。至陈朝时,麦作的重要性被人们更广泛地接受。麦作自东晋以来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缓慢发展,不断积累经验,在技术上已逐渐摆脱了北方模式,开始出现了南方特色。江南地区在南朝时期稻、麦的轮作复种制尚未出现,水田不种麦目。就具体的地点而言,在建康周围以及京口、晋陵之间,即今天的宁镇丘陵地区,由于地势高亢,比较适合种麦。此外,会稽、永嘉一带,麦作也有一定的发展。黎虎先生的研究表明,在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麦类种植已经遍及今安徽、江苏、浙江大部分地区。到了唐代,这一时期的麦类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陇右绿洲地带、巴蜀地区。此外,在江淮地区也有分布,太湖流域是集中产区;在湖州以南麦子生产业已很少,睦州、台州及其以南,麦子分布也很有限,福建地区更是稀疏。这说明,在唐代,与东晋南朝相比,浙江一带的麦作的种植区域出现了萎缩的趋势,只是集中在浙北地区。其中的原因,史学家还没有去探讨。到了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有臣僚向皇帝上奏说:“臣又以江南、两浙,自去年至今,民饿者十八九,未见国家精求救疗之术。初闻遣使煮粥俵给,后来更不闻别行轸。今月十二日,有杭州差人赍牒泰州会问公事,臣问彼处米价,每升六十五文足,彼中难得钱。又问疾疫死者多少人,称饿死者不少,无人收拾,沟渠中皆是死人,却有一僧收拾埋葬,有一千人作一坑处,有五百人作一窖处。臣又问有无得雨,称春来亦少雨泽。臣问既少雨泽,麦苗应损,称彼处种麦稀少。”《苏东坡奏议集》卷六元祜四年十一月四日《乞赈济浙西状》中写道:“两浙水乡,种麦绝少,来岁之熟,指秋为期,而熟不熟又未可知,深恐来年春夏之交必有饥馑盗贼之忧。”又《东坡集续集》卷十一《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中亦道:“然浙中无麦,青黄之交,当在来秋,而熟不熟又未可知。”可知,在北宋时期,两浙地区,麦类的种植比较少,无论是旱地还是在水田都很少种麦。这在《宋史》中也有体现,《宋史》卷六四记载了各地向朝廷贡献的各种瑞麦,在北宋时期,其主要地区为北方,巴蜀地区也有不少瑞麦,但江南地区却没有瑞麦的记载,这恰好也反映了在北宋时期江南麦作还是比较少见。   以上可知,江南麦作在东晋南朝有长足的发展,南至温州都有麦作的种植。但是到了唐朝,江南麦作逐渐萎缩,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在南朝时期麦作比较发达的温州地区,在唐代种植很少了。北宋基本如此。      二、南宋至明朝期间江南的麦作      南宋江南麦作的情况,前面所涉及的学者都有研究,《全宋诗》中亦有大量诗文反映江南麦作的情况,这其中也涉及稻麦复种。这里不再重复,笔者也认为在南宋时期,江南麦作获得了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宋史》卷六四记载,政和之后,“自是史官多记奇祥异瑞,谓麦禾为常事不书”。所以,南宋有瑞麦的地区不是十分清楚。但在南宋时期,经常出现久雨伤麦的记载:“绍兴元年(1131年),五年三月,霖雨,伤蚕麦,行都雨甚……八年三月,积雨,至于四月,伤蚕麦,害稼……乾道元年二月,行都及越、湖、常、润、温、台、明、处九郡寒,败首种,损蚕麦……三年五月,淮、浙积雨损禾麦;八年四月,雨腐禾麦。”“庆元九年,婺、处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