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说明语言,体会表达作用-2022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原卷版).docx

品味说明语言,体会表达作用-2022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5讲 品味说明语言,体会表达作用 【考情梳理】 考查频率 说明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常见题型 简答题,客观题。 考查方式 分析语言特点; 词语能否删除或替换; 分析词语指代内容; 分析句子含义; 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 【考点精讲】 说明文语言特色:准确性、生动性、平实性 1、准确性 表现为对科学知识表达的科学与严密。常见的修饰限制词语。 (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当时,很快,不久,永远,一向,渐渐 (2)限定范围:只有,仅仅,之一,大都,凡是,总共,完全,绝大多数 (3)限定程度:最,更,很,主要,非常,特别,最关键 (4)限定语气:可能,几乎,也许,大约,差不多,据说,左右 2、生动性 (1)修辞手法的运用 (2)表达方式的运用 (3)句式富有变化 3、平实性 如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平实性不常考查。 题型一:分析语言特点 【设问形式】 ①从语言运用角度,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②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结合词句分析这一特点。 ③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解题思路】 首先指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或生动性。其次具体分析。 准确性 ①解释词义,表……,起限制作用。 ②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内容;说明事物……特点。 ③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生动性 运用××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或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词语,生动传神地描摹了事物……特点或景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题型二:词语能否删除或替换 【设问形式】 句中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解题思路】 句中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不可以。 分析原词的词义。 分析原词语在句中说明……内容。 分析换词语后意思有何改变。 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删。 这个词是……意思,从程度/范围/数量/时间/语气上起限制作用。 词语在句中说明……内容。 若删去,句子变成……意思,说话过于绝对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的特点。 题型三:分析词语指代内容 【设问形式】 加点词语在文中指什么内容? 【解题思路】 从上下文中找原句。 根据上下文内容自己概括。 将找到的原句或概括的内容,放进原文中看内容是否恰当,可以以此验证对错。 题型四:分析词句含义 【设问形式】 ①分析词语或句子含义。 ②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解题思路】 不要分析词句的表层含义或深层含义,仅是分析词句说明什么内容。 题型五: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 【设问形式】 说明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为什么文中会用到记叙或描写的表达方式。 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或描写。 概括段落或句子的内容。 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记叙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主要是举例子,描写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主要是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特点。 在说明文里,记叙是为说明服务的。 【典例剖析】 题型一:分析语言特点 【典例1】(2020·辽宁大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红树林 ①红树林,顾名思义应是“红色的树林”。然而,当人们走进红树林时却发现,这里的树全是绿色的。难道红树林名不副实?其实红树林是外表不红而“心”红。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构成,这些植物的树干里富含单宁。一旦表皮破裂,单宁与空气接触氧化后,树就会变成红色。红树林之名便由此而来。 ②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湖间难涂上。为了在海浪的袭扰中占有“一席之地”,红树植物练就了许多“独门绝技”。 ③红树植物具有动物一样的胎生习性。在春秋两季完成开花结果后,红树植物的果实并不急着落地发芽,而是继续在母树上生长,萌生出胚轴,胚轴成熟后才会离开母树,散落到海滩上,遇到适宜的环境,便会扎根发芽。 ④由于生长的海岸环境风浪大,土壤泥泞松且厌氧,为能“立足”,红树植物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为抵海浪的冲击,它们从树干基部长出支柱根。支柱根牢牢抓住地面,使红树植物在风浪摧残中屹立不倒。为呼吸到足够的氧气,红树植物“绞尽脑汁”,让部分根出土壤,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部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提高了氧气和水分的输送。 ⑤为了能在海水中生存,大多数红树植物都拥有“拒盐”的本领。它们的根系通过构建奇特的“半透膜”体系,将海水中的盐分自动过掉,直接从海水里吸收淡水。还有一些红树植物是通过叶片的分泌腺体,将含盐水液排出体外,待水分蒸发后,叶片上会析出白色的盐晶体,这种现象被称为“泌盐”。 ⑥作为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