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P与 BOT和 BT模式的关系
PPP模式起源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英国,广义 PPP以授予私人部门特许经
营权为特征, 包括 BOT等多种形式。 狭义的 PPP是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
机构 (SPV),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
后再移交政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方式。
PPP模式分类
PPP模式含义
狭义的 PPP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机制,是政府与私营投资机构长期合作关系,
公营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更是一种管理机制、 合作机制,
它与 BOT等其他模式在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
BOT与 PPP的共同点主要包括:①这两种融资模式的当事人都包括融资人、
出资人、担保人 ; ②两种模式都是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使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发
生契约关系的 ; ③两种模式都以项目运营的盈利偿还债务并获得投资回报,一般
都以项目本身的资产作担保抵押。
BOT 与 PPP的区别主要包括:①组织机构设置不同, BOT模式参与项目的公
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之间是以等级关系发生相互作用的, PPP模式是政府、赢利性
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
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 ; ②运行程序
不同,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项目前期, PPP模式中私人企业从项目论证阶
段就开始参与项目,而 BOT模式则是从项目招标阶段才开始参与项目, PPP模式
中政府始终参入其中, 而在 BOT模式中在特许协议签订之后政府对项目的影响力
通常较弱。
PPP模式法律关系
所 谓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
系。或者说, 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
法律为前提而 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
系。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 国
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 矫正或恢复。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 即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1、PPP模式的政策、法规和法律
近 20 年多来,随着 PPP模式在中国的部分和全部实践,相关政策、法规和
法律逐步建立健全, 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PPP模式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
(1)1995 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关于以 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有关问题
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关于试办外商投资
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问题的通知》 ( 以下简称 《联合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
于境内机构进行项目融资有关事实的通知》, 《担保法》第8 条规定: “国家机
关不得为保证人, 但经过国务院批准, 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贷款进行转贷
的除外” ;
(2)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在城市进行的轨道交通、收
费公路、自来水、燃气、热力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要采取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者 ; 政府赋予中标投资者对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
(3)2001 年,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益事业建设 ; 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
进程的意见》倡导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 tc helicon voicelive人声效果器中文说明书.pdf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VIP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docx
- 2024年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题库.docx VIP
- 电力安装三方合同协议书.docx
- 2025年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pptx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pdf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