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容性 条件? 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发挥和性能稳定 △G 0 保证增强体及基体充分接触 先决条件 各种外加剂的使用 动力学效果 润湿? 润湿程度 考虑 1、相间浸润的热力学效果 2、相间浸润的动力学效果 判断润湿程度 判断润湿过程及如何润湿 偶联剂的性能 界面改性剂 粘结基体和增强体的桥梁 化学功能 物理功能 其他结构因素 作业: 18、解释界面破坏的能量流散概念,并说明其在界面破坏上的应用。 19、简述非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类型分类。 20、如何对复合材料界面进行优化设计。 4.6 界面分析技术 复合材料的性质与界面性质紧密相关,而界面性质又取决于界面的结合状态、微结构特征以及应力状态。 AEM(分析电镜); IR(红外光谱); XRD(X光衍射); XFA(X光荧光分析); ESCA(光电子能谱); SEM(扫描电镜); TEM(透射电镜)。 它们对表征偶联剂的作用机理、界面层厚度、界面化学组成及化学结构、微观材料结构、界面反应、微区形貌及破坏机理分析等可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以此加深人们对复合材料界面的认识。 4.6.1 常规分析 4.6.1.1 拔脱试验 πr2σuf=2πrlceτi 图4.13 拔脱试验示意图 1- 夹具;2-模具;3-基体 图4.14 拉拔应力与纤维埋入长度的关系 4.6.1.2 顶出法 τi=Pf/2πrδ 图4.15 顶出试验示意图 4.6.1.3 临界长度法 图4.16 临界纤维长度法示意图 4.6.1.4 界面粘结能法 图4.17 测试界面粘结能的试样 1-纤维;2-基体;3-钻孔φ1.5mm 4.6.1.5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横向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与界面粘结强度有关,可作为评价界面粘结强度的间接方法。 剪切强度 横向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4.6.2电子显微镜观测法 4.6.2.1 增强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增强材料的表面形貌直接或间接影响界面结合性能。 4.6.2.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分析 可判断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和破坏机理。 Eg:断面上被拔出的纤维表面光滑:破坏时界面脱粘; 断面上被拔出的纤维表面粘附有基体树脂:界面粘结强度高,破坏发生在基体中。 4.6.3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法 波长为2~50μm区间的波谱称红外光谱,当试样吸收红外区的光量子后,因为量子能量较小,不会破坏化学键,而只引起键的振动和转动,因此红外光谱是分子键的振转光谱。各种化学官能团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波数范围,可根据红外吸收光谱上特征峰的位置来鉴别官能团的存在,进而推测试样的结构。 4.6.4 X射线衍射法 X射线衍射法多用于分析增强材料表面的晶相结构。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有规则排列成的晶胞所组成,而这些有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具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叠加,可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的X射线衍射。 4.6.5 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法 光电子能谱是表征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 (1)可对表面附近<5nm深度进行分析; (2)灵敏度高; (3)可获得除H、He等轻元素外的各种元素及化学键状态的信息; (4)测试时间短,不破坏试样。 若用X射线照射试样,原子中的电子可受激而发射,各种元素发射的电子具有不同的动能,因此,可根据XPS能谱中的特征谱线鉴别元素的种类,根据谱线的强度可确定元素的相对含量 1、Langmuir-Blodgett 装置 可用于测定多种双亲性染料分子、生物分子、聚合物等不容性单分子膜的π-A曲线、A-t曲线、π-t曲线,分析膜在空气-水界面上的相态变化和稳定性。 用于垂直提拉法、亚相降低法等组装多种不同结构的有序分子膜。 以单分子层为膜板制备金属、半导体、纳米粒子、诱导生物矿物质的成核结晶。 2、OMNISORP100-CX 自动气体吸附仪 美国COULTER公司产OMNISORP100-CX 自动气体吸附仪, 是一高准确度和分辨率的气体吸附装置。其主要性能如下:1.测定各种气体(N2、H2、NH3、CO、CO2、CH4)或蒸汽(H2O 、CH3OH、CH3CH等)在各种固体物质上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 2.用于测定物理吸附和物理吸附数据的分析,表征固体物质的吸附特性、固体样品的比表面和空隙率分布。 3.用于测定化学吸附和化学吸附数据分析,表征样品表面负载金属的表面积,吸附单层的容量和金属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