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③利用归经理论, 必需考虑到脏腑经络间关系。 如肺病而见脾虚者, 每兼用补脾药品, 使肺有所养而逐步向愈。肝阳上亢往往因为肾阴不足, 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药同用, 是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 ④利用归经理论, 还必需结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 才能做到全方面正确。 第五节 毒 性 毒性是指药品对机体损害性。 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一样, 它对人体危害性较大, 甚至可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 必需认识中药毒性, 了解毒性反应产生原因, 掌握中药中毒解救方法和预防方法。 一、中药“毒”概念 1.西汉以前, “毒药”看作是一切药品总称, 毒性即偏性。 古代毒药概念首先反应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进步, 其次也反应出当初对药品诊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 故笼统称为“毒药”。 《周礼·天官》: 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2.东汉以后, “毒药”关键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有毒之药。 东汉时代, 《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区分。” 《内经》七篇大论中, 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叙述。 《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毒有大小”。 从“毒药”连称到“有毒、无毒”区分, 反应了大家对毒性认识进步。 东汉以后本草著作对有毒药都标出其毒性。 前人是以偏性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 有毒药品诊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靠近或相当。所以诊疗用药时安全度小, 易引发中毒反应。 无毒药品安全度较大, 但并非绝对不会引发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报道。 “所谓无毒, 亦可伤人”、“药证相符, 大黄也补; 药不对证, 参茸亦毒。”即是此意。 3.现代药品毒性概念 毒性: 通常是指药品对人体所产生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含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毒药: 通常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 能损害机体, 引发功效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物质。 剧毒药: 是指中毒剂量与诊疗剂量比较靠近, 或一些诊疗量已达成中毒剂量范围, 所以诊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 一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猛烈, 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后果。 副作用: 是指在常见剂量时出现与诊疗需要无关不适反应。通常比较轻微, 对机体危害不大, 停药后能消失。 二、中药毒性分级 《素问·五常政大论》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 《中国药典》采取“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 三、怎样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1.首先, 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 这是中药一大优势。 2.其次, 要正确对待本草文件记载: 在古代文件中相关药品毒性记载大多是正确, 但因为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不足, 其中也有部分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 且列于上品药之首; 《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 3.还要重视中药中毒临床报道: 认真总结经验, 既要尊重文件记载, 更要重视临床经验, 才能全方面深刻正确地了解掌握中药毒性。 4.还要加强对有毒中药使用管理: 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措施》中药品种, 应尤其注意。 五、中毒常见临床表现 1.含生物碱类植物中毒 2.含毒苷类植物中毒 3.含毒性蛋白类植物中毒 4.含萜类与内酯类植物中毒 5.其她有毒植物中毒 6.动物性药品中毒 7.矿物类药品中毒 六、产生中药中毒关键原因 一是剂量过大, 二是误服伪品, 三是炮制不妥, 四是制剂服法不妥, 五是配伍不妥。 所以, 使用有毒药品应从上述各个步骤进行控制, 避免中毒反应发生。 七、掌握药品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 1.针对患者体质强弱、疾病部位浅深, 合适选择药品, 确定剂量。 因毒药安全度小, 要掌握其安全有效剂量范围, 而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 尽可能避免毒性反应发生。 2.注意配伍禁忌、个体差异等原因。 3.抓好药品判别, 预防伪品混用, 注意保管好剧毒中药。 4.毒药虽易引发中毒反应, 但依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标准, 有毒药品有其可利用一面。 (古今利用一些有毒药品诊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积累了大量经验, 取得肯定疗效。) 5.掌握药品毒性及中毒后表现, 便于诊疗中毒原因, 方便立刻采取合理有效抢救诊疗手段。 【复习自测题】 1.中药防治疾病基础作用是什么? 2.分别叙述四气五味内容和作用, 并举例说明性味合参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 3.掌握升降浮沉性能意义是什么? 4.为何要掌握药品归经?试述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 5.简述毒性概念, 引发中毒原因有哪些? 第五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