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技术 (一) 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 五大MTrP(肌筋膜触发点,可表现为局部出现的结节、条索状组织、肌肉紧张或压痛等): 1.P1点:C3、C4、C5棘突旁凹陷中(放松状况下); 2.P2点:斜方肌上缘; 3.P3点:肩胛骨内侧缘与棘突之间(所谓菱形肌损伤); 4.P4点:腋下大圆肌、小圆肌重叠处 5.P5点:同侧肘关节内侧上下 治疗顺序及进针方向: 1. 常规先取P5点,针尖沿上臂外侧中央由下向上; 2. 取P2点,沿肩峰内侧缘由外向内; 3. 取P3点,从正下方由下向上; 4. 取P4点,由外下向内上; 5. 取P1点,由下向上或由外侧向内侧; 颈椎病浮针治疗的预后 活动到某一部位才疼痛的颈项痛疗效欠佳; 多数情况下效果好; 单纯颈痛者(痛点少者),尽量不要浮针治疗,嘱咐注意即可。 颈椎病医嘱 注意休息(不要持久进行某一活动) 不要长时间打麻将 加强项部肌肉的锻炼(自抓项部两侧肌肉) 嘱咐病人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如:坐对窗台、抬高桌面,缩回下颌) (二)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诊断要点 多方位的疼痛; 多方位的压痛; 多方位的关节活动受限;(单方位者多为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偏瘫性肩痛等等) 年龄多在40-60之间; 常与颈椎病伴发; 疼痛常常夜间加重; 重者三角肌可萎缩。 与骨折、内脏牵涉痛鉴别。 MTrP及进针方向: 1.喙突部位疼痛(痛在前):进针方向先沿上臂内侧中央由下向上,次选沿胸壁由内下向外上; 2.肩峰下疼痛(痛在中):进针方向沿上臂正外侧中段由下向上; 3.痛在后(肩贞处):进针方向沿上臂后外侧中段由下向上,或沿肩胛骨由内向外;; 肩周炎浮针治疗预后 1.疼痛越明显,效果越好; 2.关节活动受限方位越多,效果越差; 3.病程越长,效果越差。 肩周炎医嘱 1.被动活动; 2.不要试图用蛮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3.重者平时用绷带牵拉固定 (三) 浮针疗法治疗网球肘 网球肘诊断要点 肱骨外上髁有局限而敏感的压痛点; 握拳试验(抗阻力伸腕试验)阳性; 拧毛巾动作也可加重; 较重者握物无力。 与颈椎病所致肘痛鉴别。 MTrP及进针方向: 1.进针方向在痛点下方由下向上; 2.进针方向在痛点上方由上向下; 3.进针方向由肘横纹内侧向外侧; (四) 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大MTrP: 1.P1点:L4.5 、L 5S.1棘突旁凹陷中; 2.P2点:梨状肌投影处; 3.P3点:同侧小腿腓肠肌中央或外侧; 治疗顺序及进针方向:先远后近,先P3次P2再P1,方向由下向上。 腰间盘突出症鉴别与治疗 鉴别: 腰背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病、盆腔病或者肾脏病引起的腰痛。 治疗: 先远后近(治疗时最好轻柔和缓地左右摇摆臀部); 早期治疗 (治疗时注意放松裤管); 每次治疗尽可能彻底。 注意休息,尤其是肥胖病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浮针治疗的预后 伴随有椎管狭窄者效果差,宜放弃浮针治疗; 单纯者效果好; 住院治疗者效果较为保证。 椎间盘突出症医嘱 注意休息(尽可能卧床,卧床时请家人辅助被动活动) 不主张站立活动腰腿部 游泳值得推荐 (五) 浮针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包括:常见的骨质增生(骨刺)所致的退行性病变、脂肪垫劳损、膝关节滑囊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不包括没有明确痛点的膝关节痛) 六大MTrP: P1点、P2点:髌骨下内外侧; P3点、P4点:髌骨上内外侧; P5髌韧带下; P6腘窝正中或下方; 进针部位在痛点上下左右均可,方向朝向痛点。 膝关节浮针治疗预后 1.肥胖者远期效果往往欠佳; 2.韧带损伤者效果慢,需要治疗的次数多; 3.免疫性病变所致膝关节病痛复发率高; 4.痛风所致膝关节病痛复发率也高。 膝关节病变的医嘱 1.注意休息:宁骑车勿行路; 2.肥胖者注意节食减肥; 3.半月内被动活动。 谢谢! 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技术 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周佐涛 一、浮针疗法定义: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它主要运用浮针针具为治疗工具,以局部病痛(多数为肌筋膜触发点MTrP)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而不是在病痛局部)或者四肢的远端健康部位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限性疼痛的针刺治疗方法。 浮针疗法,是我们给这种针刺技术的命名。因为针刺时不象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象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浮针疗法。 二、浮针疗法的机理:尚在不断探讨和完善中,主要认为与下列一些理论有关: (一)浮针疗法与疏松结缔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浮针疗法的靶组织,其间所含神经末梢很少,针刺这个层次会没有疼痛感。少数情况会有刺痛感,是因为皮下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