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练习 -备战2022中考古诗文阅读常见考点讲与练(部编版)有答案.docxVIP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练习 -备战2022中考古诗文阅读常见考点讲与练(部编版)有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古诗文阅读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类 一、(2021年贵州毕节卷) 湘中 [唐]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选自《唐诗百家全集》) 【注释】蘋藻,一种水草,可当祭物。 1.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2分) 2. 一、三句和二、四句为什么要从虚实不同的角度描写?(3分) 二、(2021年四川德阳卷) 鹧鸪天① (清)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释】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4分) 三、(2021年江苏扬州卷)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凤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2分)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3分) 四、(2021年江苏连云港卷)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 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2分)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2分) 乙诗后两句(2分) 五、(2021年山东枣庄卷)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1.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 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 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 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2021年湖南永州卷)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 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4分) PAGE PAGE 4 古诗文阅读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类 一、(2021年贵州毕节卷) 1.【答案】英魂无处凭吊的迷惘、惆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和写作背景来分析。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

文档评论(0)

136****81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卫新潮,82年师范毕业,从事中学数学教育40多年。湖北省黄冈市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高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