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8
桂心散方出_千金卷六,名见_圣济总录卷一一七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桂心散方出_千金卷六,名见_圣济总录卷一一七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8
1.1. 组成:茯苓30铢,黄芩30铢,甘草30铢,大黄30铢,蔷薇根30铢,枳实2两,杏仁2两,黄连2两,桂心半两,栝楼根18铢。 8
1.2. 功效:胃中客热,唇口干燥生疮。 8
1.3. 来源: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8
2. 黄连散 8
2.1. 减:茯苓、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8
2.2. 组成:黄连2两(去须),大黄(细锉,醋炒)2两,黄芩1两(去黑心),甘草(炙)1两。 8
2.3. 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 8
2.4.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8
3. 三黄泻心丸 8
3.1. 减:茯苓、甘草、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8
3.2. 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8
3.3. 来源:《幼科发挥》卷二 8
4. 三黄丸 8
4.1. 减:茯苓、甘草、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8
4.2. 组成:黄芩半两(去心),大黄(去皮,湿纸裹煨)1钱,黄连(去须)1钱。 8
4.3. 功效:小儿诸热,热症心躁夜啼,亦治昼啼。 9
4.4.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9
5. 林钟丸 9
5.1. 减:茯苓、黄芩、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9
5.2. 组成:大黄6两,甘草2两,黄连2两。 9
5.3. 功效:心烦,不大便者。 9
5.4. 来源:《家塾方》 9
6. 加减调胃承气汤 9
6.1. 减:茯苓、黄芩、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9
6.2. 组成:大黄、黄连、甘草各等分。 9
6.3. 功效:内伤湿热膏梁,口臭,牙齿动摇欲落,或血出不止。 9
6.4. 来源:《济阳纲目》卷一○七 9
7. 黄钟丸 9
7.1. 减:茯苓、甘草、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9
7.2. 组成:大黄40钱,黄芩20钱,黄连20钱。 9
7.3. 功效:大便难,烦悸而心下痞者。 9
7.4. 来源:《家塾方》 9
8. 大黄黄连泻心汤 9
8.1. 减:茯苓、黄芩、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10
8.2. 组成:大黄2两,黄连2两,甘草1两。 10
8.3. 功效:热痞。口渴。 10
8.4. 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10
9. 黄连泻心汤 10
9.1. 减:茯苓、黄芩、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10
9.2. 组成:大黄1两,黄连1两,甘草5钱。 10
9.3. 功效:伤寒阳痞,时有热证者。 10
9.4.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10
10. 三黄汤 10
10.1. 减:茯苓、甘草、蔷薇根、枳实、杏仁、桂心、栝楼根 10
10.2. 组成:大黄2两(如丸,春3两、夏秋2两、冬5两),黄连1两(如丸,春4两、夏5两、秋3两、冬2两),黄芩1两(如丸,春4两、夏秋6两)。 10
10.3. 功效: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 10
10.4. 来源:《祖剂》卷一引伊尹 10
11. 含杏仁丸 10
11.1. 减:茯苓、黄芩、大黄、蔷薇根、枳实、桂心、栝楼根 10
11.2. 组成:杏仁30个(汤浸,去皮尖双仁),甘草1分(生用),黄连1分(去根)。 10
11.3. 功效:口疮疼痛,吃食不得。 11
11.4.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11
12. 甘草饮(《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11
12.1. 减:茯苓、蔷薇根、枳实、杏仁、黄连、桂心、栝楼根 11
12.2. 组成:甘草2两(炙),大黄3两(别渍),黄芩2两。 11
12.3. 功效:服五石散后,食便吐出,不得安住者,由癖故也;乳石发内,热结不除,或已饮酒、冷食、澡洗,犹不解,或腹胀头痛眼目疼,或先有癖实不消,或连饮不食,或时作心痛。 11
12.4. 来源:《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11
13. 甘草丸 11
13.1. 减:茯苓、黄芩、大黄、蔷薇根、枳实、黄连、栝楼根 11
13.2. 组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更研如膏)。 11
13.3. 功效:儿未满百日,咳嗽上气。 11
13.4. 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内卷竞争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pdf
- 中建设计常规做法及指标汇编(2022年,934页).pdf VIP
- 2025年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UDI).docx VIP
- 《成人腰大池引流护理》(TCRHA 069-2024).pdf VIP
- 营销策划 -MINI品牌中国小红书内容种草策略分享-运营思路V2-小红书汽车.pdf
- 中小学生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保育技能基本功大赛试题.docx VIP
- 土木工程材料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XQ.ppt VIP
- 剑桥KET2025最新考试真题(标准真题版TEST3-阅读和写作部分-含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