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治技术排版稿(最后)
中医外治技术排版稿(最后)
PAGE / NUMPAGES
中医外治技术排版稿(最后)
绪 论
中医外治法是指一切施于体外或从体外进行的疗法, 包括针灸、刮痧等应用医疗器械的治疗方法, 推拿等应用手法治疗的方法, 以及应用天然物理因素的治疗方法和气功疗法、 心理疗法等。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方法繁多,各具特色,而且适应症广泛,具有“简、验、廉、效”的临床应用特点,很受群众欢迎。 这种萌芽于原始社会, 经历了数千年曲折发展历
程的中医疗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及影响下,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中医外治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 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 证明其传统医学理论和各种内外治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中医治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用口服药治疗疾病的方法统称为内治法; 口服药物以外治疗疾病的方法统称为外治法。 特别是其中的中医外治法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医外治技术的萌芽期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已有多种外治法的产生,如包扎、止血、外敷、热熨、砭石、按摩、针灸、舞蹈等。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艰
苦险恶,劳动工具简陋, 经常会在与野兽斗争或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跌扑损伤、 碰撞扭挫而致疼痛肿胀,古人有意无意地在负伤处用手压迫、抚摩, 便起到了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 这就是按摩法产生的源头。 当人们被野兽咬伤或在寻找食物及劳动过程中被刺伤体表而引起出血时, 用手指压迫或用捣烂的草茎、 树叶、唾液等来涂敷伤口,就可以制止出血, 促进伤口愈合, 于是逐渐发现某些植物有止血作用,有些树脂还能杀菌、防腐、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就产生了最早的敷贴
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及与疾病作斗争经验的积累, 古人逐渐懂得了用兽角进行“杯吸术”,即拔罐法;用甲壳、兽骨、鱼刺、砭石等除去异物、开放脓肿和施行放血,即放血法。古人在发明了火以后,很快应用于医疗。他们在围火取暖的同时,逐渐懂得用烧热的石块和砂石热熨局部可减轻或消除因寒湿引起的病
痛;用某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进行局部的温热刺激,能治愈腹痛、腹泻等疾病。这就是现代热熨法和灸法的萌芽。
1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并介绍了多种中医外治方法。 如书中记载了 “形苦志乐, 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的熨法;“导引按跷”的按摩法以及浴法、膏法、熏法等外治方法和“桂心渍酒,热熨寒痹”,“白酒和挂以涂风中血脉” 等外治药物。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鼻内吹药、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浸足、坐药、扑法、洗法、
熏法、暖脐法、点药烙法、温覆取汗法、温粉止汗法、头风摩顶法以及救自缢而死的类似现代人工呼吸法等 10 余种外治方法。
可以看出,中医外治技术从最早无意识的萌芽状态,发展到秦汉时期,已经
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开始应用于医疗实践了。
(二)中医外治技术的发展期
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医外治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名医华佗应用
“麻沸汤”给病人内服麻醉做开腹手术,并用“神膏”外敷伤口,促进愈合。晋
代葛洪的名著《肘后备急方》着眼于临床急救, 书中近半篇幅介绍了中医外治法。如用竹管导尿,救卒死用半夏末吹鼻, 治卒中五尸以商陆根煎熬囊贮, 更番热熨,“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 以治卒中的方法等。 南北朝龚庆宣所著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创伤外科专书, 记载了脓肿切开排脓和用水银治疗皮肤病等经验。晋代以后外治法趋于细化,开始向专科发展。晋代皇甫谧的著作《甲乙
经》问世后,针灸疗法的经络穴位逐渐统一规范,经验日趋丰富。推拿则又分化出正骨推拿、小儿推拿、喉科推拿、养生按摩等。物理治疗出现后,已有泥疗、沙浴、日光浴、温泉浴、蜡疗之分。天然磁石应用于临床,产生了磁疗法。唐代
医家孙思邈创造有磁穴疗法、 磁水疗法、磁粥疗法、磁酒疗法。他的医学著作《干
金要方》全书共 30 卷,其中 23 卷均有外治法的内容。全书共收集医方 4500 多首,其中有 l200 余首外治方,运用了 50 多种外治方法,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及备急的各种病证。 《干金要方》还记载有对尿潴留患者以葱管作导尿器械的记载。唐代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收集了大量外治方,如用苦参煎汤淋浴治小儿身热等。宋代的医学著作《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等书中都载有伤科外治法的内容。如《圣济总录》中有治疗骨折脱位的方法,以及对开放性创伤强调要清创缝合,若有感染则要采取外洗疮口的方法以祛秽解毒等。
在中医外治技术的发展期, 中医外治法不论在治疗方法的种类上, 还是在治
2
疗疾病的范围上, 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进步, 为中医外治技术成熟鼎盛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CNHAW 0011-2024 干眼诊疗中心分级建设要求.pdf
-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70题) .pdf
- ANSYS CFD-Post使用细节说明.pdf VIP
- 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表.pdf
- 街头女郎玛吉.pdf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VIP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0《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pdf VIP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压轴60题19大考点)-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doc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