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污染指示生物法 .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一)水污染指示生物法 水环境中存在的大量水生生物与水体共同组成了水生态系统。各种水生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之间,处于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疏远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各种水生生物会对此产生不同的反直.按照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的变幻来判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是水质监测办法的生物学依据。水质污染的生物监测办法主要有生物群落法、叶绿素a测定法、细菌学检测法等。目前,ISO生物方面的水质监测和检测标准共有49项,占所有水质分析办法的28.6%,而我国仅有4项,占3.3%。 群落(community)是指在一定时光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有逻辑的一种结构单元。污染物可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转变,包括优势种变幻、生物量、丰度、种的多样性等。 所谓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对水体中的污染物产生各种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如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等。它们对水环境质量的变幻特殊是化学污染物反应敏感或有较高耐受性。 浮游生物是指悬浮在水体中.过着同流合污生活的微型水生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浮现.主要是藻类。淡水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海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要比淡水中多。因为浮游生物具有不稳定性且经常集群分布.因而作为水质指示生物的牢靠性和精确?????性还需系统、深化地讨论。 着生生物(即周丛生物)是指附着于长久浸没水中的各种基质(植物、动物、石头等)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如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线虫、鞭毛虫类、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甚至鱼卵和幼鱼等。着生生物对河流水质评价效果较佳。 底栖动物是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及其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亦称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昆虫、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圆形动物、扁形动物等。底栖动物的移动能力差,故在正常环境下较稳定的水体中,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稳定。当水体受到污染后,其群落结构便发生变幻。应用底栖动物对污染水体举行监测和评价已被各国广泛应用。 在水生食物链中,鱼类代表最高养分水平。凡能转变浮游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生态平衡的水质凶素,也能转变鱼类种群。某些污染物对低等生物可能不引起显然变幻,但鱼类却可能受到影响。 水体严峻污染的指示生物有颤蚓类、瘦长摇蚊幼虫、毛蠓、纤毛虫、绿色裸藻、小颤藻等,能在溶解氧较低的条件下生活。其中颤蚓类是有机物污染非常严峻水体优势种。颤蚓数量愈多,表示水体污染愈严峻。 水体中等污染的指示生物有居栉水虱、瓶螺、轮虫、被甲栅藻、四角盘星藻、环绿藻、坚强刚毛藻、蜂巢席藻等,它们对低溶解氧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常在中度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大量浮现。 清洁水体指示生物有蚊石蚕、扁蜉、蜻蜒幼虫、田螺、浮游甲壳动物、簇生枝竹藻等,只能在溶解氧很高、未受污染水体中大量繁殖。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档评论(0)

坏小孩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