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考点统计+思维导图+真题演练+查漏补缺+考点通关)(人教版必修三).docxVIP

考点0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考点统计+思维导图+真题演练+查漏补缺+考点通关)(人教版必修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0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命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近5年高考,课标卷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频率比较高,其中,对“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这一核心考点考查频率很高。 (2)题型与赋分:一般设置一道选择题;涉分4 分。 (3)命题趋势:预计在未来高考的考查中本专题仍是重点,试题多采用图文史料,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备考策略】 (1)重视高频考点 、易错考点:高频考点如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史料价值;注意易错考点,如甲骨文与文字的发展、中国文人画与西方风景画、古代中国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异同等。 (2)落实关键能力:借助重难提升模块,掌握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理解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认识古代文学艺术与时代特征之间的关系。借助素养提升模块,探究的史料价值,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3)关注核心素养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理解不同时期科技、文学艺术风格的成因;选择和运用文字及图片材料,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和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特征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对明清社会风气及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加深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认识。 一、选择题(10个) 1.(2021·湖南高考·6)图1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 图1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2.(2021·天津高考·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 A.书法实用性加强 B.书法流派的统一 C.竹简木牍的应用 D.纸张使用的推广 3.(2021.6·浙江高考·5)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4.(2021.1·浙江高考·6)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后人盛赞此书:“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此书作者是(  ) A.王祯 B.沈括 C.毕昇 D.葛洪 5.(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图4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6.(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7.(2020.7·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8.(2020·海南高考·3)表1唐诗(摘录) 诗人 诗句 出处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诗》 杜甫 “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表1 由表1可见(  )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9.(2020·北京高考·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

文档评论(0)

拓荒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