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2586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1.22
(21)申请号 202011191062.7
(22)申请日 2020.10.30
(71)申请人 李艳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溪孟路
花溪碧桂园浅山17号楼2单元2层2号
申请人 陈科屹 赵梦瑶
(72)发明人 李艳 陈科屹 赵梦瑶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411
代理人 曹勇
(51)Int.Cl.
G06T 17/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7页
(54)发明名称
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
子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
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不同方式获取同一人
体的模型数据,且模型数据中包含骨骼三维模
型、脑模型神经模型、血管模型、肌肉模型与内脏
模型,以骨骼三维模型中的颅骨三维模型作为两
种人体模型的共通点,利用共有的标志点(解剖
学上的标志点,例如鼻基点、鼻根点等)与颅骨三
维模型对应的六视基准面的位置,以实现将两种
颅骨三维模型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对比分析,进
而将不同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为精确的颅骨
三维模型乃至骨骼三维模型。
A
8
3
6
8
5
2
2
1
1
N
C
CN 11225863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3页
1.一种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螺旋CT对人体获取第一人体模型,通过
核磁共振对同一人体获取第二人体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人体模型包括第一骨骼三维模型、
第一脑模型、第一神经模型、第一血管模型、第一肌肉模型与第一内脏模型,所述第二人体
模型包括第二骨骼三维模型、第二脑模型、第二神经模型、第二血管模型、第二肌肉模型与
第二内脏模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骨骼三维模型中的颅骨三维模型建立第一六视基准面;
根据所述第二骨骼三维模型中的颅骨三维模型建立第二六视基准面;
通过标志点分别相对所述第一六视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六视基准面的位置,将所述第一
骨骼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骨骼三维模型的数据融合以获取第三骨骼三维模型;
以所述第三骨骼三维模型作为基准,融合所述第一脑模型与所述第二脑模型中的任一
项、所述第一神经模型与所述第二神经模型中的任一项、所述第一血管模型与所述第二血
管模型中的任一项、所述第一肌肉模型与所述第二肌肉模型的任一项、以及所述第一内脏
模型与所述第二内脏模型中的任一项,以获取第三人体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颅骨三维模型
建立六视基准面”具体包括
根据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中的额头最前沿点和下颏最前沿点,连接所述额头最
前沿点和所述下颏最前沿点确定前视基准线;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线确定经过所述前视基准线且垂直于所述初始侧视图所在平面的
前视基准面;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面确定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前视图,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
确定中轴垂线;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左视临界线和右视临界线,其中,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
线平行并且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左侧相交,所述右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
并且所述右视临界线所述颅骨最右侧相交;
根据所述左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左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左视基准
面,根据所述右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右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右视基准
面;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上视临界线和下视临界线,其中,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相位快速磁共振弹性成像采集与重建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1).pdf
- 多相位快速磁共振弹性成像采集与重建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pdf
- 肝脏状态检测用磁共振分子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pdf
- 肝脏状态检测用磁共振分子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pdf
- 基于7.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头_膝关节多用途射频线圈装置发明专利.pdf
- 基于电磁仿真计算的TMS线圈位姿图谱生成方法发明专利.pdf
-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疾病辅助检测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发明专利 (1).pdf
-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疾病辅助检测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发明专利.pdf
-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流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发明专利 (1).pdf
-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流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发明专利.pdf
- 乳腺磁共振图像智能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发明专利.docx
- 乳腺磁共振图像智能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发明专利.pdf
- 携能无线消息的收发系统、方法和设备发明专利 (1).pdf
- 携能无线消息的收发系统、方法和设备发明专利.docx
- 携能无线消息的收发系统、方法和设备发明专利.pdf
- 一类可降解的共价交联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发明专利 (1).pdf
- 一类可降解的共价交联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发明专利.docx
- 一类可降解的共价交联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发明专利.pdf
- 一种ADC-T2二维图谱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非均匀场磁共振系统发明专利 (1).pdf
- 一种ADC-T2二维图谱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非均匀场磁共振系统发明专利.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