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的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pdf

《农村小学的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主报告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 及转化的个案研究》 课题 结 题 报 告 课题组长:刘廷恭 执笔者:周仙霞 1 内容提要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 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均暂时落后的学生。 这 个群体人数虽少,但其影响很大。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显得十分重要。 一年来,我们吴村小学课题组的老师捧着一颗“爱”心,以满腔的热情、坚 定的信心和十二分的耐心,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 我校“后进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戒备、逆反、厌学心理;仔细分析其产生的原 因,发现这与学校、 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因素有关; 从而对症下药, 潜心探索出“捕捉闪光点” 、“弥合融洽点”、“建立相容点”、“激活乐学点”消除 其心理障碍的途径和方法;并采取了五项措施,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使其 健康成长,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 我校的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是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立项的课题。 它是在新课标理念下, 针对教育要面向全体 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学生心 理素质日益重视的情况下提出的。本课题 2009 年 7 月立项以来,经过一年多的 研究,通过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反思提高,在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的关心 下,课题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原定的任务, 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得到了长足的 进步。 一、研究背景 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 信息量的递增,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上我们时有耳闻,某某家庭在闹离婚、某 某孩子彻夜未归呆在网吧里· ·····基于种种因素, “后进生”的量程上升趋势。 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存在,这是客观事实。家庭 和学校是社会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学生成长的栖身之地。 孩子是家庭的希 望,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 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 展,但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期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指引和 耐心帮助。 由于“后进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因而他们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某些心理障碍,如自卑、戒备、逆反、厌学等,行为表现为逃学、偷 窃、说谎、损坏公共财物、乱涂乱画墙壁及课桌椅,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寻衅 闹事,打人骂人等。 这些心理行为不但严重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 而且也 给正常的教育、 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直接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 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改变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根据“后进生”生理、 心理发展的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 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我们班主任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 务。 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 的个案

文档评论(0)

我是大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