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动物模型:AUIC较峰浓度/MIC 更重要 ● 临床: @峰浓度超MIC 8-10倍,有效率90% @峰浓度高MIC 8-10倍,耐药突株? 第二十七页,共49页 AUIC=AUC/MIC 参见Forrest et al. 1993 AAC, 39, 1075 第二十八页,共49页 ● 浓度依赖性: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硝基 咪唑类 ● 时间依赖性:(无PAE)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菌素类 ● 时间依赖性:(有 PAE)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第二十九页,共49页 第三十页,共49页 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是指防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最低抑菌浓度与防突变浓度之间的浓度范围即为突变选择窗; 抗菌药物的防突变浓度 和突变选择窗 第三十一页,共49页 抗菌药物治疗时,当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治疗成功,而且不会出现耐药突变;药物浓度低于MIC,自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成功,但也不会选择耐药菌株。但药物浓度如果在突变选择窗内,即使临床治疗成功,也将可能出现耐药突变。 第三十二页,共49页 细菌产生耐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耐药突变株的产生 (2)在菌群中得到选择性优势增菌 自发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其发生频率很低,如果没有得到选择性增菌很容易被宿主的防御系统清除。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目前的治疗策略,细菌只要发生一步耐药突变,就可能成为优势生长群而富集扩增; 如果抗菌药物达到较高的临界浓度MPC时,病原菌生长必须同时发生两次或更多次耐药突变,而同时发生两次或以上的耐药突变的频率极低,耐药突变株 出现的可能性极小。 MPC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提高药物浓度,抑制第一步耐药突变株生长,使细菌必须同时发生两次或更多次耐药突变才能生长,从而解决耐药问题。 第三十四页,共49页 传统理论:在抗菌药物浓度低于MIC 时,耐药突变菌株易被诱导产生,从而导致细菌耐药; MSW理论:只有药物浓度高于MIC 并低于MPC时,才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扩增并产生耐药。 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传统的超过MIC 的药物推荐治疗剂量,很可能使药物浓度落在MSW 内,从而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富集。低于MIC 的治疗浓度不会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富集,因它可使整个病原菌群增强,同时相对地增加了耐药突变菌株数量,而这些耐药突变菌株在以后的抗菌药物治疗中将被选择性富集扩增。 MSW理论与传统的药效理论 第三十五页,共49页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增长 第一页,共49页 合理应用 阻断传播 预防感染 有效地诊断和治疗 病原菌 抗菌药物耐药病原菌 抗菌药物耐药 应用抗菌药物 感染 Campaign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敏感病原菌 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关键策略 最为艰巨 第二页,共49页 存在耐药机制(天然、突变、获得) 抗菌药物的选择作用 耐药突变株的播散 细菌本身生物特性因素,是耐药性产生的客观依据 是人为因素,是抗生素耐药性迅速传播的主要推动力 第三页,共49页 预防耐药菌的发生 减少已存在的耐药 第四页,共49页 限制不合理用药 优化抗生素治疗 第五页,共49页 第六页,共49页 选用对病原体或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剂量不足或过大、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多日而不及时停药 用于无细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 病原体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 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它药物 第七页,共49页 给药途径不正确 发生严重毒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 应用不恰当的药物组合 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防治作用而忽略必须的外科处理 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 重症感染不恰当用药 第八页,共49页 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正确选择药物:选择对致病菌最敏感而对病人最小毒、副反应 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结合药代动力学、病人的生理、病理情况 重症感染尽早给于经验性治疗 尽早获取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调整用药 第九页,共49页 以分离出的病原菌所做的药敏试验选用高度敏感的抗生素 但应注意 致病菌是否为单一的 培养物取材的可靠性 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第十页,共49页 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 是社区获得性感染、还是医院内感染; 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基础病及感染部位; 根据本地区和本医院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情况; 结合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