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黄河大合唱教案 《黄河大合唱》通过讲述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为方便教学,语文网整理了黄河大合唱教案。黄河大合唱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 黄河大合唱教案由我整理,仅供参考: 教师简介:熊显利:女,生于1976年5月,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教师,江津区骨干教师。曾获重庆市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城区组演讲、信息技术等多个项目一等奖;江津市首届语文说课竞赛一等奖;江津区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江津区小学语文优质课选拔赛特等奖;江津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主研的德育课题课题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教案十余篇;课堂教学朴实扎实,力求一课一得,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乐于探究。 一、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是本文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根据课标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领悟表达方法,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场景描写他们也并不陌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本课生字词,联系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让学生课前去搜集、黄河、时代背景、朗诵词等相关资料,从而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内容理解的桥梁。集中力量把时间用在突破重点与难点上。本课文质兼美,我们要咬定语言不放松。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倾听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抓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体悟其间蕴含的情感,更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语言深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寻求一种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段。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了解抗战历史,搜集《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破题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二)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对于黄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目的,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的结构: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演出的情景,哪些段落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体验一段音乐 1.创设情景,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那即将演奏的是一支怎样的乐曲?请在受到触动的词句或者标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2.师生共同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1)第六段 (课件) ①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②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深情的声音让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 ③生齐读。 (2)第七段 (课件) ①演出仍在继续,想象也在继续,咱们继续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乐曲的气势磅礴的?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哪,演员们的哪些动作让你印象深刻,特别感动?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生答后追问: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什么? ③(课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学们,看到这凄惨的一幕幕,我们怎能不愤怒,怎能不激情满怀?指挥,举起了指挥棒;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马号,透过这一举一提,一捏一劈,想想,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 ④学生朗读 ⑤(点击课件)出示句子: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