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 * * . - * k * A:打开气道 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开放气道方法: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仰头抬颈法 * * 开放气道方法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采用) 仰头抬颈法 (现基本不采用) 伤病员下颏经耳垂 连线与地面呈90度 * 判断呼吸,若无自主呼吸,则 进行人工 呼吸! B . 人工呼吸 5.判断呼吸 6.口对口吹气 * 如何判断呼吸? 一听是否有呼吸声; 二看是否胸廓起伏; 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 时间<10秒 * 若呼吸心跳存在,仅为昏迷,则摆成复原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若无呼吸时…… * 怎样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仰头举颏打开气道; 捏紧鼻孔; 张大口包紧其口唇; *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s 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 为什么 吹? 在CPR期间,到达肺部的血流明显减少,因此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能够保证恰当的通气-血流比值。施救者不应给予过度通气(呼吸过快或潮气量过大)。过度的通气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会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回流到心脏,减少心输出量,并降低存活率。 * 避免通气过大或太用力,没必要这种通气,并可能引起胃扩张及由此导致的并发症。这会引起返流、误吸、横膈抬高、限制肺活动和降低肺顺应性等 推荐500-600ml潮气量(有氧供),但更强调足够引起胸廓上抬的潮气量700-1000ml (无氧供) 通气频率为8-10次/分, 如果通气频率大于12次/分,就会导致胸内压增加,影响胸外按压时的静脉回流。保持8-10次/分的通气是极为重要的。 *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鼻呼吸 * 婴儿人工吹气方法 口对口鼻呼吸 * C .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7.检查脉搏 8.心脏按压 *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 婴儿肱动脉脉搏检查法 中、食 指于婴儿上臂中点内侧部位 触摸检查 肱动 *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1:乳头连线中央 部位2:胸骨中线中下1/3交界处 或者胸骨下半部 * 胸外按压机制 心脏是一个空腔的器官,位于胸腔中央,前为胸骨,后为脊柱。按压胸骨下部时,心脏就受到间接的压迫而排出心脏内的血液。不按压时,胸廓由于其故有的弹性而恢复原位,造成胸内负压,使静脉血回流心脏。这样就人为地推动了血液循环。 * 心脏与胸骨的位置关系 * * 婴儿:乳头连线下方一横指 * 按压方法 成人( ≥ 8岁) 儿童(1~8岁) 婴儿(<1岁) 呼吸频率 8_10次/min 12~20次/min 动脉触诊 颈动脉 颈或股动脉 肱或股动脉 按压方法 双掌根 双或单掌根 手指 按压位置 胸骨上,两乳线之间 胸骨乳线以下部位(胸骨下半部) 按压深度 4~5cm 胸部的1/3-1/2 厚度 按压速度 100次/min 按压比例 30:2 30:2(单),15:2(双) * 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 成 人 按 压 方 法 * 按压与吹气比 成人: 单人或双人: 比例为30:2 B与C反复交替进行 每5个循环或2min检 查一次 儿童及婴儿 : -单人:同成人 -双人:15:2,B与C反复交替进行,每8个循环或2min检查一次 * 成人CPR 单人--按压:呼吸=30:2 双人--按压:呼吸=30:2 * 儿童/婴儿胸外心脏按压 * B与C交替进行五个回合为 一个周期 * 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 条件允许时: 每2min转换一次,每次转换的时间均不应超过5s *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 * 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 七、触电的预防 1.家用电器最好接有地线。?2.掌握家电知识,自己不拆卸安装电器。?3.发现电线、开关等有问题时,请专业人员修理。?4.不在已破电线上搭晒衣物。?5.远离大风刮断的高压线(10米远)?6.禁止在潮湿的地板上修电器。发现有“霹雳”的火花声时,立即关闭电源,预防触电。 * 八、结束语 触电急救的有效性在于快而得法,任何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旦发现有人触电,都有责任及时和不间断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