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科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pptVIP

凤凰科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福建、广东的木偶很著名。福建木偶以泉州提线木偶最有特色。泉州木偶制作精致,人物造型与唐代人物接近,表演难度也大。广东木偶品种繁多,有杖头、铁线、圆身纸影、竹窗纸影、提线、布袋等形式。广东木偶造型多样,如潮汕木偶纤秀、东江木偶精细、五华木偶粗放;操作亦不同,如海南杖头木偶操作时曲肘,临高木偶操作时人偶同时出现,各具地方特色。浙江泰顺也是有名的木偶之乡,近年曾在该县民间发现一批共34件明清时代的木偶头。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剪纸与刻纸 三、 剪纸艺术(见图3-34)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出土的实物来看,剪纸至少有将近1 500年的历史了。剪纸的出现应该是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造纸术的发明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了唐代,剪纸艺术大大发展,以剪纸招魂是当时民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在民间,剪纸图案还被广泛应用于木版雕刻、铜器饰纹、布匹印染等其他艺术领域。宋代的造纸业发展成熟,纸品种类的增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出现了诸如民间窗花、灯彩和茶盏上的装饰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使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比唐代更为扩大。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图3-34 剪纸艺术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中国的剪、刻纸艺术一般来说可分为北方风格和南方风格两大类型,即使如此,每个地区的剪、刻纸也有着不尽相同之处。陕西剪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北方剪纸艺术,广泛用于春节窗花、结婚的喜花、丧葬中大量的纸活儿装饰、社火表演中的道具、庙宇中宗教气氛的营造等,各种民俗活动也离不开剪纸。河北蔚县染色刻纸是中国典型的刻纸艺术形式,相传已有200年历史,尤其以窗花见长。此外,山东剪纸、湖北剪纸、浙江浦江戏曲剪纸、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广州佛山剪纸等也都非常有名。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皮影艺术 四、 皮影又名影戏,或称灯影戏,是艺人用兽皮或纸板刻制的戏曲影人、布景、道具的总称,以人物为主。表演时,用白绸做屏幕,燃灯作为光照效果,表演者手持操纵皮影肢体活动的操纵杆,隐身于灯前幕后做表演,将物像映于屏幕上,而且边说边唱,并配以音乐,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据文献记载,皮影戏的历史可上溯到西汉时代。传说西汉文帝时,宫娥抱着太子在窗前玩耍,用桐树叶剪制成人形,映在纱窗上表演取乐,后世的皮影戏实源于此。另一个传说就是方士李少翁让汉武帝在帐帷灯火下看李夫人影像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影像虽还不是真正的皮影,但它们是皮影的雏形。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历史上真正的皮影戏出现于北宋时代。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十分发达。随着商业的繁荣,市民说唱文学兴盛起来,大量的民间优秀文学作品开始以歌曲、说书、鼓词、弹词、戏曲等艺术形式出现。皮影戏就是由说书讲史演变成的形声并茂的特殊剧种。据北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在宋仁宗时,市上就有以影人讲谈三国历史的,颇为深入人心。每逢正月十六,京城大街小巷挂满了花灯,并设有很多小影戏棚子,为了防止本坊巷游人的小儿迷失,让他们聚集在影棚里看戏。当时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等,他们以高超的技艺向人们展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博得了人们的赞扬。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最早的皮影不是皮影而是纸影,人物用素纸雕镂而成,后来才用羊皮雕形,用彩色装饰,以加强其牢固性。当时演出的剧目多是市人喜爱的三国故事,真假参半。所雕皮影往往是忠臣良将雕以正貌,奸臣贼子雕以丑形,寓褒贬之意于其中。 南宋时,皮影戏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扎根发展起来。著名皮影艺人有贾震、贾雄、尚保义、沈显、陈松、马俊、马进、郭真、李二娘等,城内还出现了名为“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当时,皮影戏不仅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喜爱,也为宫廷享用。孝宗时,为给太上皇做寿,曾召皮影戏艺人王润卿进宫中演出助兴。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金兵攻陷汴京后,汴京的纸窗影戏艺人被掳到山西,影戏在山西扎下了根。元代初年,影戏作为军队内部的娱乐活动,经常在军营中流动演出。古代皮影的造型很受古代帛画尤其是汉画像石的影响。因为它们都是以全侧面的结构来表达人物的面部表情,所以必然把眉、眼联画在一起。明清时期,皮影戏空前发展并广泛普及开来。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北京举行过一次百戏大会演,皮影戏也参加了演出。 第五节 民 间 艺 术 明清皮影戏在传播过程中,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地方剧种的风格及民间传统的审美习惯,进行了再创造,形成了不同的造型风格和流派,主要有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西皮影、四川皮影、湖北皮影等。陕西皮影按地区和艺术特点分为东、西两大

文档评论(0)

一帆风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