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教案合集.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教案合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错过》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2、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 简介: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等,出版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明确:全文共15段组成,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第3~6段),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7~13段),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14~15段),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提出问题部分,摆出哪些事实? 明确:第1段,用对话的口吻,说过去一年,又错过许多。第2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错过的事真不少。所举事例,一为购物,二为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所以具有典型性。 四、学习第二部分 思考:如何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 明确:第3段是一个疑问句,第4段是个反问句,在文中紧相连用,后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前面的困惑和不解,否定了一般人内心存在的没有错过的希望,语意明确肯定。第5段是正面回答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问题。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本是人生常态,人有错过,不值得大惊小怪。第6段,是对第二部分的小结,没错过与错过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有了它们,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在这里用存活而不用生活,存活是生存的意思,多指生命受到威胁后生存下来。第6段不仅小结第二部分,又引出第三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小结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犹豫、斑斓、颟顸、渊薮、情愫、侥幸、惆怅 二、学习第三部分 思考:是从几个层次来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7~8段):意识到错过与没有意识到错过正反对比,强调突出意识到错过的意义。 第二层(第9~11段):具体阐述如何正确对待错过。第9段分析如何正确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第10段分析如何对待机不再来的错过。这两段也形成了正反对比,强调对不同的错过,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第11段,用设问句开头;用两个立刻强调速度要快;批评那种意识和行动迟缓的现象。 第三层(第12~13段):对错过要习惯它、品味它。这一层是对第三部分的小结。 三、学习第四部分 思考:课文第14~15段,运用通俗的比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14段,把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第15段,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在赞扬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四、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先回顾学过的论证方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板:第2、5段:事实论证 第7、8段和第9、10段:对比论证 第14、15段:比喻论证。 五、探究活动 1、文章中说: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不求统一答案。 明确:1、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过错;错过自有意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