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设计行业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剖析中国设计行业现状 剖析中国设计行业现状 PAGE / NUMPAGES 剖析中国设计行业现状 剖析今世中国设计行业现状 南方都市报《家居时代》栏目对于王受之老师看法的报导: 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重要奠定人之一, 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生教授王受之切脉广州室内设计 形式至上,囫囵吞枣,认为甚解,这很可怕 引子: 漫长的有些稀有的雨季事后,羊城气温直往上窜,热浪滔滔而来。 一场由广州“新东方主义”现象引起的设计反省与商讨(详见 7 月 11 日,本报家居版《广州室内设计第一人林学明狠批“新东方主义”——装腔作势, 堆砌盛 行,媚俗初级,哗众取宠》,和 7 月 25 日本报家居版《广州“新东方主义”设计领军人物回应林学明的责备—— 《东方文化是治暴发户最有效的良方》 两篇报导),就像威力实足的导火索,引爆了沉静多年的广州设计界的神经,对于广州 设计的现状与未来的话题商讨, 甚至出现了跨地区、 跨行业跨领域的关注, 一时之间,广州设计界的温度堪称直线飚升,热潮迭起。 能够说,议论进入白热化状态,广州设计界各样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大家都意识到当前 “不是东方文化怎么了,不是主义怎么了,而是作品怎么 了” ,如何才能找出我们的“病症”, 如何对“症”下药 ?才是我们该思虑的问题。 好运的是,在话题跟天气同样飚升到最高温度的时候, 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重要奠定人之一, 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生教授——王受之从美国回到广州,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 这位真实拥有国际视线与思想、 拥有深沉功力的高人为我们“切脉”, “绝不留情”地揪出了广州设计界的几大“病症”, 并开出了“药方”。 人物简介: 王受之,美籍华人, 1946 年出生于广州,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定人之一,有名设计理论和史论专家, 现任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理论系和研究生院教授。 作为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终生教授, 王受之同时受聘为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所著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时装史》、《世界今世艺术史》等书,向来作为国内设 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念书目, 被誉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首创人之一, 是中国最受尊敬的设计学者之一;同时,从 2005 年起他开始以平常的方式叙述设计与文化,诸如《哈罗!中产》、《你好!精英》、《骨子里的中国情结》、《白夜 北欧》、《执意纯粹》、《尽情现代》、《巴黎手记》等等,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设计与文化,影响力特别宽泛。 曾于 80 年月初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 20 年多来向来高度关注广州以致国内设计界的发展。 (一)从“新东方主义”现象看广州室内设计界的发展 记者:针对当前广州设计界的这两种看法,王老师有什么见解? 王受之:我的身份是理论工作者,我一定做到理性、客观,要与个人取向分开,这是我的责任。 20 多年来,中国向来把设计作为时髦在看,到当前为止,国内 还没有一家严肃的近似于美国的 《建筑记录》等杂志的设计专业类刊物, 你们《南方都市报》能关注设计界的学术话题并引起商讨, 是很好的事, 只有更多媒体像你们这样连续关注下去,中国的设计才能提升。 记:林学明老师功不行没, 他为我们开了一个锋利的好头。 王老师可否从这个“打破口”睁开,谈谈广州设计界的问题? 王:先谈谈“新东方主义”这个提法, 在设计理论中并无这个说法, 只好代表广州部分设计师的一种主张, 它缺乏深沉的理论系统, 但可能未必就没有生计空间,“新东方主义”这个提法我没有什么原因去反对它, 也没有什么原因去支持它。 记:大家初衷也不想纠葛“新东方主义”这个名词,王老师能够直话直说。 王:林学明认为不存在“新东方主义”, 他其实是骨子里很厌烦好多人拿“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贴牌,来炒作,而造成一种堆砌、浪费和整体品位的艳俗;而崔华峰则主张设计师能弘扬东方文化,而不要盲从西方设计。 记:广州设计界应当责备这类打着“新东方主义”去堆砌去浪费的现象。 王:没错。我去过好多茶社、餐厅、酒吧,他们都搞中国风,把中国的镂空的窗 户啊、大宅子里的一根梁柱啊、一个绣荷包啊、剪纸啊,通通堆在上边,就说这 个是民族风, 其实是一个大杂烩, 目的是赚取更多的商业利益, 实质上江西的 大宅院、浙江的大宅子,他们的脉络是不同样的,他们有各自的文脉的本源,把 他们都混在一同, 实质上对于这些风格形成的背后的文化其实不认识, 只好说是形 式的堆砌。 记:这几年流行一个词叫“混搭”,好多人也会说我混搭怎么了,我就喜爱!有人会拿堆砌假冒混搭呢? 王:这个“大家喜爱”是问题的重点, 其实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平, 最根本的一点 在于整体社会对于设计文化的认可的水平。 像北欧,或许日本, 整体的设计水平 很高,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经济发展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