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国产公路片的叙事空间与类型特征分析
?
?
谢涵亦
〔摘 要〕从2010年的《人在囧途》算起,中国公路电影已经在类型化这条道路上走了十年,在借鉴好莱坞公路片的基础上,我们发展出了固定的类型模式,构建起本土化的叙事空间与类型特征。回归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既是地理坐标上的回家,又是精神家园的回归,体现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公路电影;叙事空间;类型特征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产公路电影逐步朝着类型化、商业化发展。中国独特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孕育出了国产公路片独特的人文内涵,影片中的主角往往只是短暂出逃,远离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但最终还是会回到主流社会。影片中频频出现社会底层人物、西部壮美的风景、各种离奇的故事,大大满足了当下观众的幻想。
一、国产公路片溯源
最初的公路片源起于美国,与美国现代工业和汽车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类型片的一种,公路片以旅程为叙事空间,以汽车、公路为叙事载体,主要讲述主人公在迁徙路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核心多为个人理想精神的追求、人与人的沟通以及反叛式的逃离。公路片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是对美国广袤地域的探索。主人公一路上的所见所遇都作为流浪与探索的注脚,侧重于描绘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1969年,丹尼斯·霍珀将《逍遥骑士》搬上银幕,公路片正式诞生。随后,《邦妮与克劳德》《公路之王》《末路狂花》等优秀公路片的问世,大都反映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某种现象。
受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国产公路片出现时间较晚。2001年施润玖导演的《走到底》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公路电影。这部影片有明显的对于美国公路电影的借鉴痕迹,电影的人物设定与叙事结构借鉴了《邦妮与克莱德》,都是一对鸳鸯逃命天涯警匪追逐的戏码。由于当时大众对于公路片的认可度不高,这部影片最终惨淡收场。2006年,国产公路片重归大众视线。从韩杰导演的《赖小子》、蔡尚君导演的《红色康拜因》再到张扬导演的《落叶归根》,这一时期的公路电影被打上了现实主义的烙印,展现出了独特的人文关怀。不管是误以为自己失手打死人出逃的小镇青年,彼此间有误解的农村父子,还是千里背尸回家的农民工,这些社会底层民众在路上所遇到的人与事,恰恰是当时中国现实社会与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从2010年的《人在囧途》起,国产公路片逐渐走上了类型化的道路。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商业逻辑驱动下的批量化生产,使得公路片逐渐丧失了类型自觉。有些影片流于形式,表层是公路片的题材、元素,但故事内容缺乏公路电影独特的情感诉求与核心价值。
二、 叙事空间构建
公路电影最为显著的表征图像就是片中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绵延的公路以及一路上不断变化的风景,它们共同构筑起了影片叙事结构,也让观众感受到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
1.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 在公路电影中,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作为故事发生的主要空间载体,不但重构了地理位置,也改变了主角的生活方式。公路片中的主角通常对生活心生不满,渴求逃离生活,于是决定开车上路,寻求治愈。为了追求“在路上”这一状态,交通工具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影《泰囧》中,徐朗、王宝和高博一路上你追我赶,更换了飞机、出租车、摩托车、火车等不下七八種交通工具,包括了最先进的(飞机)和最原始的(大象)。交通工具的频繁更换进一步扩大了叙事空间,改变了三人的情感状态和人物关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绵延漫长的公路 公路是电影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承载着主人公探索外部世界与重构个人内心的渴望与野心。绵延不绝的公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得主角可以在公路上进行一场未知的旅行。一路上的遭遇给予了主角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而当旅程结束的时候,往往就是自我认知或救赎完成的时候。电影《转山》中,对于主角书豪来说,从丽江到拉萨的旅程,是他缅怀兄长、释怀悲伤以及重新定位人生的旅途。遭遇意外中毒、伙伴坠崖等一系列事件,书豪内心中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是这次旅程给予他最大的财富。公路被视为现代人逃离现实、前往向往世界的通道。不论是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还是荒凉孤寂的西部公路,公路片中的人往往是在逃离与寻找,找到自己心中的归宿。因此公路这一意象,通常也象征着自由、救赎与人生。
3.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变化 中国公路电影在外部空间的变化上,除承接了美国公路片的荒凉、自由、叛逃等特点外,还进行了富有本土特色的改造,融入中国特有的社会人文景观。透过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窗户,我们看到的是焦虑与镇定、历史与文化、现实与魔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焦躁不安的个体描绘出了社会转型期的丰富图景。国产公路片中的景色,除了是真实世界的一种镜像,更是当代人浮躁心灵的映射。观众会跟随主角,沉浸于“在路上”这种状态,在一路欣赏沿途风景的过程中,来释放埋藏心底的苦闷。《后会无期》中从滨海小岛到大漠,《泰囧》中尼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