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剖析题练习及
2019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剖析题练习及
2019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剖析题练习及
2019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剖析题练习及答案 (3)
、阅读下边一段话,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因此
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来宾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 (1) 给这段文字区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粗心。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
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
答: (1) 到“此五帝三五之因此无敌也”为第一层,后边是第二层。
前面写纳客之利,后边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照。
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类比法和对照法。
比喻、排比、对偶。
2、阅读下边一段话,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傲,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每况愈下,气味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致今天,祖母
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
问: (1) 给这段文字区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粗心。
(2) 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详细朝代 ?
(3) 作者特地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使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
(4) “但以刘每况愈下,气味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答: (1) 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帜,作为自己不可以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照。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示自己不可以奉召出仕,其实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取消晋武帝
的疑虑。第三层,表达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状况,表示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圣朝指晋朝 ( 西晋 ) ,“伪朝”指蜀汉。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
3、阅读下边一段话,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将薪至于古之言者,则绝望其速成,无诱与权力,养其根而埃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铧,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问: (1) 归纳这段话的粗心。
这里的“根”和“膏”比喻什么 ?“实”和“光”又比喻什么 ?
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除比喻外门这里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答: (1) 只有加强道德涵养,才能获得成就。
前者比喻涵养,后者比喻为成就。
类比。
对偶。
4、阅读下边一段话,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气,水也 ; 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者皆宜。
问: (1) “气”和“言”指的什么 ?
(2) 作者以为“气”和“言”之间的关系理应是如何的 ?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答: (1) “气”指的是人类在精神的涵养 “言”文章的语言。
气盛则言宜。
类比法。
5、阅读下边一段话,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堪称壮哉 !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促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失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问: (1) 这段文字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
文中两个长句论证说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 ?
这 2 个长句组成何种关系 ?最能表现这类关系的语句是什么 ?
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认证方法 ?
答: (1) 成败皆自于人。
前一个长句先赞其兴国之壮,后一个长句叹其亡国之衰。
对照。壮和衰。
例证法和对照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精神科提高住院病人精神障碍作业治疗参与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基于混频非结构化数据的中国碳价预测.pdf VIP
- 《德固赛树脂产品资料》.ppt
- 全球变化课件06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一级笔译试卷.docx VIP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B(1a-2d)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全球变化课件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 VIP
- 公安信访与警调对接课件.ppt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食材配送时间安排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