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棵小桃树》教学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棵小桃树》教学反思 作者:周建标 肖培东 好的语文课,都是家常味道,行云流水,没有刻意的做作,没有明显斧凿的痕迹,一切顺着 语文的特点、文本的特质、学生的学情自然流淌,如苏轼所言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 可不止” 。我一直努力着朝着这样的方向, 《一棵小桃树》 的教学就在寻常味道上下了功夫。 没有特别精巧的问题,没有特别出奇的构思,平常的导入,常态的提问,家常的对话,为的 就是引领学生老老实实学语文,真真切切悟人生。 一、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情,凸显阅读类别特点 只有基于真实学情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教学。 “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有一点 就说一点。”没有花里胡哨,简洁导入,却是了解学情的最好方式。朱永新说过,学生的学 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 一切为了学生, 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 学生在我的 引导下娓娓道来,读出了“对小桃树的怀念”,读出了“小桃树和‘我’的关系”,读出了 “小桃树和‘我’的关系,‘我们’之间共同的经历”,读出了“‘我’对奶奶的情感”, 读出了“我的‘童心’”……多种回答,既是对贾平凹散文意韵的充分挖掘,又能对学生的 真实学情做出大致判定, 使教师粗略知晓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程度, 据此可以调整预定的教学 设计。 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文章旁边的几处批注把握了这篇文章为 “自读课 文” 的特点, 也巧妙地引出了这堂课的主问题——在批注边上的第四自然段, 哪几个词语写 了小桃树的“没出息”。此举一石双鸟,一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更具体真切地感知学生 的阅读状况;二是告诉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之道:关注编者的旁批和问题,学会自主阅读。 当下, 把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混教统学的大有人在。固然,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自读 课文存在的意义在于 “教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把教师所授之法内化为自身的实践之法,不 一味依赖老师,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自己读懂一篇文章。 教会学生自主读书, 这是语文 教师的存在意义,也是教学的终极意义。 这堂课, 我利用文本属于自读这一特点, 充分利用 编者旁注(即课程资源),加以巧妙的整合、提炼、穿插,引导孩子自身去探索章法之妙, 发现语言之趣,体悟意义之深,较好地完成了一次自读课语文之旅。 二、读散文应该注意什么——由点及面,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每一类文体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行文思路。 比如小说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形象化的语言描 写,诗歌朦胧的意象指向和凝炼跳跃的非常态语言, 戏剧跌荡起伏的情节设计和个性化的人 物对白。散文作为教学最为常见的文体角色, 理应最被学生熟知。 事实上, 学生对此仍是一 知半解的, 需要教师相机调教。 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一点, 是利用第二个批注引领学生走进 散文细节描写的语言中, 对学生强调阅读散文一定要注意反复出现的细节描写, 这是在教读 这类散文的一个方法。接着开始重锤敲打这一段落,先读后品。 大凡经典散文名篇,无一不重视细节的构画。品读“没出息”的小桃树的细节描写,是因为 “散文中这类地方, 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如此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不断寻找小桃 树的细节, 就是给学生灌输一种观念:细节就是散文的生命力。而在具体品读中, 我给学生 提供了品读细节描写的两大方法: 一是陌生化词语的运用对表情达意非常重要; 二是散文的 用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双面胶, 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 时,很自然地渗透精当的写作知识。 课堂尾声, 我利用文中的资源, 即第一段中“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