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设置悬念 2003年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专题片《选举现场枪杀案》,具有很强的悬念色彩: 今年8月19日,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廷坪乡黄埔村在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过程中发生一起枪击案,曾经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肖书建连中数枪,被人打死在离投票箱不到5米远的地方。案发之后,此次选举的候选人之一,该村现任村委会主任肖书浙逃离了黄铺村,并被当地警方确定为重大犯罪嫌疑人。为什么一起枪击案会发生在选举现场?这次枪击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今天的新闻调查,与你一起关注这起选举现场的枪击案。 第十二讲 通讯写作 第一节 通讯主题的提炼 第二节 通讯的结构形式 第三节 通讯的开头和结尾 第四节 通讯的类型 第一节 通讯主题的提炼 一、通讯主题的重要性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鲜明的目的性是通讯写作的主要特征。它是通过确立主题和表现主题来实现的。下笔写通讯之前,必须确立表达什么主题。 二、通讯主题确立的原则 (一)既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又要体现人物和事件特色 (二)通讯的主题要深刻,要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三)通讯的主题要能体现时代精神,要力求新颖、独到 例如 上海的水电修理工徐虎,所从事的工作极为平凡,但记者在深入采访以后,经过一番凝神思考,还是发现了他的特色:这一每天19点钟升起的太阳,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这正是他有别于其他先进人物的地方。作为公交车的售票员,李素丽有着许多高出于其他售票员的地方。将她的所有这一切归结到一点上,那就是: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这就构成了她的鲜明特点。锁定对象的特点,对于通讯作者来说,就找到了全篇作品的着力点;对于通讯的读者来说,就获得了读后眼前为之一亮的闪光点。 怎样深化通讯的主题呢?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有些事情,乍一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影响似乎也不大。要考察这些题材的主题的深度,必须把这些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它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们的代表性、典型性如何等。 二是要有历史观念。不少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看问题离不开全局意识。一般说来,记者常常能把新闻事实放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深化主题,而“时间”这个思维的角度常为人所忽略,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时盲”。 三是要展示人的心灵。通讯的写作,要在开掘人物思想深度上下工夫。什么是“活”呢?是心灵的激荡,心灵的感染力。没有心灵的感染力,人物立不起来,主题也难以深化。著名记者范敬宜多次提到一个命题:“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例一: 《“弱智”摘帽的背后新闻》就是一篇从教育的全局出发,探讨我国应试教育出现的扼杀青少年个性、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怪现象——将正常学生“划”为“弱智”以提高“升学率”。记者在采写这篇通讯时,并不是只着眼于浙江余杭市的7名被“错划”为“弱智”的学生,而是着眼于全国教育界这个并不罕见的现象——“当地教育部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该市的确测评出‘弱智’学生1131名,弱智率达1.69%,远远高于国际上0.4%的正常弱智标准。”“据悉,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智力测评,在许多地方并不罕见”,着眼于应试教育所结出的这枚“断送教育本身”的恶果——“学生被打入另册后,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干脆放任不管,使这些智力原本正常的学生渐渐真的成为‘弱智’。”“余杭市教育局负责弱智生测评工作的葛老师说:‘学生如果被列为弱智行列,他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工作、乃至成家立业都会受到影响。’” 例二: 《科技下乡 巫师“下岗”》一文,就是一篇从历史角度显现主题的通讯。西藏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民风民情都必须得到尊重。在过去的岁月里,巫师们的“生意”是很兴隆的。这个只有200多人的村子就有63名巫师。他们要么出现在农田中,指挥人们何时种地、怎样下种,要么在干旱季节念符咒撒糌粑求神祈雨、阴云密布时又做法“驱冰雹”,或者走村串户为人“除病”。在我国,科技带动人们发家致富已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但在这个曾是远近闻名的“巫师村”,就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作者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新闻事实,将新闻题材隐含的深层次的意蕴挖掘出来。 例三: 由郑穗华等采写的《黑脊梁》一文,不仅描写了连长李邦亮惊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苦干的业绩:带领一连夺得比武六项第一、一项第二;在乱石沟里和山坡上造了6亩良田,解决了连队的吃菜问题;利用休假帮家里收麦子盖房子……李邦亮的苦干是为了什么呢?他的内心世界回荡的是:作为一名军人,“就是国家一道安全屏障”;作为连长,就要“托起战士的希望”;作为家庭的一员,作为儿子、丈夫、父亲,就是“妻儿老小的依傍”。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