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分类题练习带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常识分类题 (一)官职典制 1.官职制度 (1)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 制度。 B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 C “分封制”,即中国古代皇帝或国王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 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D我国古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 直沿用到清代。 (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 据考察,将没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B 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 就正式授予官职。 C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D 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 由本人 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2.皇室官职 (3)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历代相沿不变。 B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历代皇帝传 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 C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 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D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3.中央官职 (4)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1 A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朝代不同、时期不 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B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 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 C秦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其中太尉负责监察并帮 助丞相处理事务,御史大夫掌管全国军事。 D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 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5)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献。汉时, 主管教化,后世沿用。隋唐“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 B 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 兼掌重要文书图籍。晋以后,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 C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 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D 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6)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参政,唐初以参加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 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B 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 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 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D 自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 来曹变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各部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和员外郎。 (7)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官官吏的任免、评选、考绩、升降等。 B 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 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C “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 2 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D 起居注,官职名,掌管侍从皇帝起居,记录其言行的官。 4 .地方官职 (8)下列文化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