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 《中国石拱桥》 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桥墩( ) 洨河( ) 张鷟( ) 陡坡( )长虹饮涧( ) 惟妙惟肖( )
2.形似字注音。
(1) 崇( ) 祟( )
(2) 砌( ) 彻( )
(3) 匀( ) 均( )
(4) 弧( ) 狐( ) 孤( )
(5) 陡( ) 徒( ) 徙( )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 文中提到的我国著名桥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重点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4.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_____________ 段向读者作了概括介绍。
阅读训练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 _____________创(建、修建、建造、建筑 )于公元 1189到 1192 年间。桥 长 265 米, 由 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 自 16米到 21. 6 米。 ( 甲)桥宽约 8 米, 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 乙)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 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丙)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 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 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 十分推崇这座桥, 说它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并且特别_____________赞(赏、 赞叹、 欣赏、 称赞)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 _____________欣(赏、赞赏、赞叹、称赞) 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荚, “卢沟晓月”很早 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6.解释加黑的字。
闻名世界_____________
奇观_____________
卢沟晓月_____________
胜景_____________
7.说出加黑字在文中的作用。
约: _____________
几乎: _____________
之一: _____________
从没: _____________
8.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是从文中取出的,应放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最 合适(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9.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指 ( )方面。
A.结构 B.形式 C.结构与形式 D.价值
1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好大一座天然桥
这天拂晓,我们驱车从黎平县城向山里进发,据说那里有座巨大的天然桥。汽车像蜗牛般地在 布满晨雾的山路上 “爬行”了 10 多千米, 来到了一座山崖下。 当地人说这就是天然桥的 “桥头堡”, 它足有 150 米高。绕过“桥头堡”,一座天然桥像一条巨龙静静地横卧在山谷之中, “龙”身下有一 条小河水流潺潺。天然桥在清晨的雾气中显得朦胧而神秘。山里的风很大,我们顶着风向“桥”下 走去。 要经过一段 “引桥”才能到达 “桥”下, 所谓 “引桥”, 就是从山体到 “桥头堡”之间的一段 “桥身”,它有近 50 米长。在“引桥”的“桥身”上有几个巨大的岩洞,洞口由小到大,活像中国 传统桥的“主孔”旁的“副孔”。站在“天然桥”下看“桥”, “桥拱”更加恢宏壮观, “桥孔”近乎 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