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死亡给了我永远爱你的权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亡给了我永远爱你的权利 兼谈凄凉唯美的悼亡词 描写爱情的诗词中不乏花前月下,山盟海誓;也不少离愁别恨,无语怨长。虽然古人的爱情欢会与离 别同在,伤春与悲秋共举,但人们的心总是习惯性地期望自己的爱情能结局圆满:有情人能长相厮守,寻 花问柳的浪子会回心转意,远戍边关的征夫早晚也会回家团聚。然而,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离自己远去, 永远不会再回来,这种伤痛却是无法补救的。于是,悼亡诗词成了所有爱情诗词中最凄凉,最唯美的一篇 绝唱。 死亡,对于亡者来说再也不会拥有丝毫的知觉了,自然也就永远地消失了任何的痛苦与欢乐。但对于 生者来说,与挚爱或尊敬的人生离死别之后,从此就隔着幽冥与泉壤,怎么能不伤痛欲绝呢?潘岳在悼念 自己的妻子时所吟咏的《悼亡诗》,道出了自己心中无穷的愁苦。 悼亡诗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回心 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 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 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诗歌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永恒哀伤的时空。全诗的镜头随着诗人的步履移动,逐次呈现了庐舍、居 室、帷幕、屏风、翰墨的余迹、檐头的滴水等,这些连续的空间场景中弥漫着阴沉凄凉的气氛,在沉寂中 倾诉着诗人丧妻的悲痛和孤独。与此同时,诗歌又从时间的角度来表现丧妻之痛的深广。冰雪消溶,春风 吹拂,晨溜滴沥,时节交替,光阴流逝了,而诗人对亡妻的哀念并不因此而淡薄,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 盈积”反而越来越沉重。在伤痛莫解的情况下,他想起达观的庄子,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庄子那样从 感情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而这种企望,则又暗示出诗人的哀伤不仅占据了他的今天, 也将延伸到他的明天、 后天…… 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给元稹(元稹二十二岁) ,那时元稹没有功名 利禄,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却“野蔬充膳甘长藿”。两人恩爱有加,渡过了七年艰苦却幸福的生活。 七年后,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分司东都,韦氏却离他而去,元稹十分悲痛,为她写了很多可称为千古 绝唱的悼亡诗一一《离思》。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不是没有更好的女子, 而是我实在只认定你一个人。 没有你,周围无数的萦绕我将不再放于心上。 “曾 经沧海难为水写得绝妙深刻:见过沧海后,再看其它的水便不能称其为水了,这些水永远也无法和大海 相比,也就是说爱过韦丛之后,再看其余的女子,都无法和韦丛相比了。 人死不能复生,如果他们会见面,那也一定是在梦中。梦,是造物主对人怜悯的施予,也是对有情人 的馈赠。只要你的诚挚感动了所有司此使命的天神,那么梦之门就会向你开启。这便是“精诚所至,金石 为开”。于是,苏轼在他的梦中就见到了故去十年的妻子王弗。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他与王弗相别了十年,十年,在短暂的人生中是一个不短的时段,而这对苏轼而言还犹如一瞬。十年 前的往事似还历历在目,他还清楚得记得王弗生前的容貌,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达观,却也很深情, 明知生死成殊途,也还是想将对亡妻的思念一吐为快。写得凄凉沉痛,催人泪下,令人断肠。 世界上最痛者莫过于生离死别,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在人山人海中也会感到孤独,即使在炎 热的夏天也会感到寒冷,心死了就意味着人生彻底的终结,相爱的人死了,心便连同相爱的人的灵魂一道 不见踪影,也许只有等到青丝变成白发的那一天,两人能够在坟墓中相聚。卢梭说过: “死亡给了我永远 爱你的权利。”也许正是对这种情感的最好的诠释。于是贺铸为我们留下了《半死桐》 。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 晞,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 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 “同来何事不同归? ”看似平静出之, 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 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 “还 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词人目睹梧桐,眼看 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 夜补衣! ”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的内心:南窗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