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docxVIP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1、问答题(江南博哥)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本题答案发热高热、稽留热为主要热型;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下降;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肝脾肿大病程1周末可有脾肿大,肝脏亦可肿大;皮疹部分患者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即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3天,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单选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于病程的A第1周B23周C12周D3周E34周本题答案B3、单选伤寒的基本病变是A单核巨噬细胞增生B枯否细胞增生C嗜酸性粒细胞增生D胶质细胞增生E网状细胞增生本题答案A4、问答题简述伤寒病理特点本题答案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镜下可见淋巴组织内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胞浆内常见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伤寒杆菌。第2周肿大淋巴结发生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病灶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致穿孔。第4周后溃疡愈合,不留瘢痕。5、单选伤寒复发的原因是A潜伏在病灶内的伤寒沙门菌再度繁殖B潜伏于肠腔内的伤寒沙门菌再次侵入血流C菌血症未完全控制D再次感染伤寒E伤寒病人退热后23周,因其他感染再次出现发热本题答案A6、填空题预防伤寒的关键性措施是_。本题答案切断传播途径7、单选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A病后第1-2周B病后第34周C病后第2-3周D病前1周E病后第5周本题答案B8、判定题伤寒患者病原学检查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本题答案对9、单选下列有关伤寒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轻型病人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B迁延型病人发热时间长,肝脾肿大较明显C逍遥型病人毒血症状轻,部分病人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症状D暴发型病人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容易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DIC等E少数病人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阳性,可能与菌血症仍未被完全控制关本题答案E10、多选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条件为A症状完全消失B体温复常半个月C嗜酸性粒细胞复常D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E肥达反应转阴本题答案A,B,D11、单选男,25岁,稽留高热已3周,伴腹胀、腹泻入院,当晚忽然出现腹痛,体温骤降至35.5,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血象WBC18.0109/L,N0.88,L0.12,肥达反应H1320,O1320,OXA180,最可能的诊断是A伤寒肠出血B阑尾炎穿孔C胆囊炎胆囊穿孔D阿米巴痢疾肠穿孔E伤寒肠穿孔本题答案E12、配伍题解除伤寒患者隔离应采取何种培养已用氯霉素而未能确诊的疑似伤寒患者应采取何种培养为优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何种培养伤寒患者入院时常规培养应是A骨髓培养B血培养C粪便培养D尿培养E胆汁培养本题答案C,A,E,B13、单选关于伤寒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病程第1周,体温呈阶梯形上升B皮疹出现早,以瘀点、瘀斑多见C极期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D可有肝脾大E病程第23周最易发生肠出血、肠穿孔本题答案B14、问答题伤寒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哪些本题答案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适宜条件下繁殖。伤寒沙门菌入侵肠黏膜,经淋巴管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继续繁殖。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阶段属潜伏期内,患者无症状。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相当于初期。病程第23周,伤寒沙门菌继续随血流播散全身,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来自胆囊的伤寒沙门菌,部分通过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道淋巴细胞,使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随着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作用的发展,细胞内伤寒沙门菌逐渐被消灭,病变亦逐渐愈合,患者随之恢复健康。少数患者在病愈后,由于胆囊长期保留病菌而成为慢性带菌者。15、单选35岁,男,持续发热8天,呈稽留热,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5次,偶有粘液,2年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查体温38.8,心率65次/分,肝在肋下1cm,脾在肋下1.5,血象WBC4.010/L,N0.72,L0.28,粪便镜检WBC05/HP,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痢疾B急性血吸虫病C伤寒D阿米巴痢疾E急性病毒性肝炎本题答案C16、单选伤寒持续发热和毒血症状主要是由什么所致A伤寒沙门菌在局部繁殖,大量、持续侵入血流B伤寒沙

文档评论(0)

l375837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