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0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Wēi yímǐn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2页/共30页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人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3页/共30页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二、六军团改称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3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本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写作·背景第4页/共30页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8万6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堑,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被称为“五岭之极,华南之巅”。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是损伤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5页/共30页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著有《金色的鱼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老山界》等等。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6页/共30页字·词·音惊惶(huáng) 呜咽(yè)咀嚼(jué)矗(chù)立蜷(quán) 酣(hān)然入睡点缀(zhuì)落(luò)下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7页/共30页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8页/共30页新课·讲解文章以什么顺序写的呢?时间 变化地点 转移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9页/共30页新课·讲解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第一天下午瑶民家瑶家大嫂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天黑山脚下红军战士准备爬山夜晚半山腰红军战士夜行军半夜山路上红军战士露宿第二天黎明之后雷公岩红军战士、医务人员翻越雷公岩下午山顶红军战士任务完成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10页/共30页新课·讲解结构层次 1、记叙一件事情时,文章结构一般是如何安排的?2、本文是这样安排的吗?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果① 交代起因——决定翻越老山界(1段)② 记叙经过——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2段)③ 说明结果——翻越老山界的意义(33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11页/共30页新课·讲解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越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细读品味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12页/共30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八分。第13页/共30页新课·讲解细读品味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打趣逗笑 奋勇登山酣然入梦 观赏夜景鼓着勇气 继续前进不畏艰险 讥笑敌机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五十
文档评论(0)